湘西网10月24日讯(特约全媒体记者 张术杰 通讯员 彭润)近年来,湘西高新区坚持“三个结合”,自觉推动绿色发展,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绿韵底色。
坚持“源头预防”与“过程管控”相结合,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精准性。湘西高新区对区域内重点项目主动靠前服务,提前介入,为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进行跟踪服务,促进项目快速投产。2021年来,服务重点项目79个,27个项目享受绿色审批。坚持以省、州下达的环境质量约束性指标为导向,以环保督察、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的问题为导向,持续发力解决好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梳理区域基础数据资料,高标准制定了《湘西高新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作为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紧盯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2017年以来,湘西高新区收到上级交办和反馈问题86件,已完成整改60件,正在有序推进26件。
坚持“全面治理”与“重点治理”相结合,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性。湘西高新区从环境各要素全面推进环境治理,突出重点领域和行业,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累计淘汰落后水泥熟料和水泥产品产能105万吨/年、燃煤锅炉34.5吨/小时,关闭非煤矿山20万吨/年。督促推动部分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凌云金属公司工业炉窑烟气收集设施成功升级,三湘印务公司、中印包装公司累计投入改造资金240万元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完善辖区河道污水收集管网,修复河道生态环境,实现增景扩绿,保障水环境质量。加强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实现全流程管理,支持雪花啤酒公司、恒和石材、吉凤森林城市项目等大宗固体开展综合利用。
坚持“底线思维”与“稳健作为”相结合,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效性。湘西高新区将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根本目标,既积极主动地推动园区各项工作,又坚决防止“一刀切”的错误做法。积极构建了满足现实需要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适时掌握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环境质量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站1座,空气质量小微站2个,设置水质监测断面2个,按照监测要求设置噪声、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立了应急事件应对机制,充分掌握辖区内环境风险,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环境保护队伍,并联合专业技术机构,开展技术支持,扎实稳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