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洪 在溪州新城的建设过程中,他们不是决策者,也没有亲力亲为开动工程机械,但他们却是溪州新城建设过程中须臾不可或缺的群体———溪州新城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一群筑新城圆溪州梦的人。 2014年6月10日,已经53岁的宋谋宁被任命为溪州新城建设指挥部的前身———永顺县岔那新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当时尽管他已重度糖尿病缠身多年,面对组织的信任,他没有推辞。 从那天起,宋谋宁就再也没有休过周末和节假日,就连今年的春节他也只回乡下陪老母亲吃了一顿年夜饭。只要没出差,他就在施工工地上,在矛盾纠纷多的地方。每天,指挥部其他人下班回家了,他一个人还要去工地督进度,查安全,排隐患…… 指挥部办公室尹春花告诉我们,宋总是一个孝子,每天都要给乡下老家80多岁的老母亲打问安电话。但今年8月份,老母亲不幸摔了一跤,瘫痪在床上后,他却没能去守护。妻子见他忙得无法分身,只好撇下身体不好的他前去乡下照料…… 秦明,指挥部征地组组长。 上任伊始,宋谋宁只问他一句话:“征地任务很重,能拿下吗?” “能拿下,保证不拖工程后腿!” 问得简单直接,回答得干脆利落。从此,秦明带着李勇、向成生忙开了。 去年11月,李勇的父亲患了直肠癌,在州医院住院治疗。两个月的时间里,李勇不仅没能去陪父,就连看望的时间也没能抽出来。两个月后,父亲转院长沙治疗,手术需要家属签字,他才请了3天假赶过去。他哥哥是实在看不下去,打电话责备他:“只有你要上班,我不要上班?” 其实,李勇心里也不好受,秦明多次劝他抽时间去看一看。可他说搞完这块地去,搞完那块地去……结果一直到父亲从长沙出院回家,他也没能去一趟。 这,成了李勇心中永远的愧疚,也成了秦明心中永远的遗憾! 但这遗憾、愧疚的背后,却是一串让人惊奇的数据:3个人、5个月时间,征地5000多亩,面对1000多农户,没有一丝差错! 今年44岁的田易清是2004年就因工伤残疾办理了病退的永顺县交通局职工。去年10月,县交通局将他推荐到溪州新城指挥部项目部负责工地现场管理。 从那时起,无论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他每天早上八点半就开始和几个同事“蹲”工地。他们蹲工地可不是“蹲”在工棚,而是“蹲”在现场督促进度、检查质量、确保安全。 因为人手少,田易清同时看管的施工点最多时有13个。他就这样不停的逐个巡查,一个施工点一天要轮到十次以上,巡查的路线长度可达到几十公里。 他们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今年春节也只休了两天假,清明节上坟也没有时间去,因为仅他管理的施工点上就有上百台工程机械在施工,他实在放心不下质量和安全。 …… “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半下班,中午很少能休息,一桩接一桩,真有忙不完的事,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高强度,高负荷,扎实!”这是刚从永顺县房产局抽调到指挥部工作不久的汪淑安初见我们时说的一通话。 其实,这正是溪州新城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状态。一年多来,他们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留下的故事又岂止以上的几个? 王光友、陈昌清、张新龙……当我们从每天的签到簿上看到这一个又一个名字时,他们的身上谁没有一串为溪州新城建设辛勤工作的故事…… “快50岁了,为党为县里做工作的机会也不太多了,碰上溪州新城开发,做点事,做点贡献。”征地组组长秦明噙着泪回答我们问题的这句话,应该可以作为全体工作人员“5+2”、“白加黑”的工作的注解了。 我们为他们———这些修筑溪州新城让全县人民园溪州梦的人们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