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湘西印象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7月16日 星期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拔出科

  白  果

  从高空中俯瞰,它如一个巨大的座桶,端端正正安放在这片狭长的山谷里。座桶里那依山而建的转角木屋,层层叠叠,齐整划一,如同紫禁城里的琼楼玉宇一般辉煌壮观。座桶后面,莽莽苍苍的万福山余脉那大大小小的山峰,像一只只下山的猛虎,由远及近,从小到大,潮水般涌来,皆朝向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地方,俨然继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万马归槽之后,又一个万虎归山的好廊场。

  这,就是拔出科,出类拔萃的拔出科,距离永顺县城10余公里,属于灵溪镇虎洛村的一个自然寨。    

  永顺县灵溪镇虎洛村原来名叫虎落村。前几年村镇合并时,鉴于不甘落后的美好憧憬,在乡亲们的异口同声中,虎落村一夜之间变成了虎洛村,而怀旧的人们如我等者,却念念不忘原来那个老虎落脚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六年(1728),拔出科李氏起祖李盈洲,由澧州永定府推荐,被聘用为刚刚改土归流后的永顺新开府武教官,且于雍正七年(1729)正月初四到任。当年的正月初三,李盈洲的父母双亲,为庆贺儿子官至县衙,在家中设宴,为儿孙送行。席间父亲母亲谆谆告诫李盈洲:儿呀,以后教育子女,要注重学习,追求学问,虚心求教,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为官得清正,贪腐会生祸端,生活要节俭,修身正己才能正人。要孝亲肃闺门,邻友和睦,远亲不如近邻。你把三个儿子带去,在永顺安家落户,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祝你们父子事业兴旺发达,子孙繁荣昌盛……从此以后,李盈洲及其子孙把正月初三这个最有意义的日子作为重大节日,隆重纪念,世代相传。    

  清乾隆十年(1745)10月15日,时年47岁的李盈洲经人介绍,花重金买下了虎落文氏的不毛之地酱水湾作为永久居住地。他一拿到地契,就把酱水湾改名为拔出科,预示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出类拔萃、科举绵延不绝。果不其然,从雍正七年(1729)至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的288年间,拔出科李氏家族家兴人兴事业兴,其人口已繁衍到千余人,置田地百余公顷,山林千余公顷,房屋156栋。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834年,李盈洲重孙李廷楷参加全朝科考,被录为进士,又因才华出众,受到中兴大臣曾国藩的提拔重用,派遣他到永安州任知府。1839年9月22日,为表彰李廷楷的丰功伟绩,永顺官府在拔出科树立桅子,盛况空前,现在拔出科的桅子坪就由此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拔出科更是人才辈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就培养了各类大学生不下百余人。    

  二十一世纪的滚滚车轮,标配改革开放的矫健步伐,令不安于现状的拔出科李氏族人先后走出大山,惊世骇俗的古民居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建筑是活着的历史。依山而建、静若处子的拔出科,惹得各级官员和四方游客迷乱了双眼,一个个伸出了大拇指都把它夸。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江苏电视台《薄复礼的长征》剧组,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把拔出科作为外景地,娓娓道来一个瑞士传教士跟随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的传奇故事。也难怪新近公布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拔出科当仁不让名列其中,不过,它却有了一个新鲜有趣的号名“爬出科”。

.


湘ICP备05001329号 版权所有 [团结报社] 湘西网 Copyright 2008 xx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湘西印象
   第03版:湘西故事
   第04版:湘西物产
社饭飘香大洋彼岸
月 竹
拔出科
神秘的稻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