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湘西高速
跑出精准扶贫“加速度”

  汪  平

  要想富,先修路;想快富,修高速。近年来,湖南高速公路系统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省情实际和行业特点,高速公路的量和质都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追寻湘西交通巨变的路径,我们不难发现,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挥了关键的“先行官”作用,跑出了精准扶贫的“加速度”,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高速建设:提升湘西区位优势

  

  矮寨特大桥,湘西新名片。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工作,专程视察了湘西吉茶高速公路矮寨特大悬索桥。看到一桥飞架南北,他感叹大桥的高度,称赞大桥是“一座别具一格的桥”。总书记的点赞既是对湖南高速建设成就的高度首肯,也是对高速建设者的巨大鼓舞。当了解到湘西州近年来交通条件变化很大,特别是乡村道路网已基本形成,总书记很高兴,他强调,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

  2012年初,湘西第一条出省通道吉茶高速公路竣工,长沙至重庆这一交通运输大动脉实现贯通,一条连接成渝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的长龙腾空而起,首尾相衔,一望千里。如果将包茂高速比喻成一条龙,作为控制性工程的矮寨特大悬索桥,则是其中的点睛之笔。湖南高速人经过三年时间的建设,在地势险峻的矮寨峡谷之间,架设出主跨1176米的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完成四项世界第一的历史创举,成为矗立在湖南高速公路版图上“世界级明星工程”。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持续发力,如何让湘西从封闭走向开放,将四省市边区连片特困的劣势转变成贯通西南交通大动脉的地缘优势,成为湖南高速人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一项重大课题。湖南高速人迎难而上,克服设计难点多、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资金投入回报率低等诸多难题,遇山凿岩、逢谷架桥,在湘西巍峨群山之上,以笔走龙蛇之势,激起高速建设的万丈波澜。

  时隔一年,凤大高速建成通车,国家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包茂高速”和“杭瑞高速”先后穿境而过,实现南北纵向和东西横向两条骨架在此交会贯通。杭瑞高速全线景点如织,引人入胜,而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的凤凰点缀其间,更为璀璨夺目。凤大高速贯通后,中外游客如“百鸟朝凤”,天南地北,纷至沓来。

  2015年,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与湖北恩施唐崖遗址等三地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与之呼应的是如火如荼建设之中的龙永高速,龙永高速建成后,成为连接老司城与唐崖土司城遗址的直接纽带,将一张厚重的文化名片递给三湘四水,传向四海五湖。

  吉茶高速、凤大高速、龙永高速先后建成,全面打通了与重庆、湖北、贵州三省市的快捷通道,极大地改善了武陵山特困连片地区交通运力匮乏的现状,实现“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两个板块的对接,有力地促进“长江经济带”中西部腹地迅速隆起。

  目前,湘西境内多条高速融入到国家高速公路体系和湖南高速公路骨架网络,纵贯南北的包茂高速、承接东西的杭瑞高速在此交会。2017年9月15日,永吉高速公路古丈至吉首段建成通车,湘西州实现县县通高速,进入全域高速时代。湘西高速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武陵山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彻底改变了“山里山外两重天”的落后局面,贫困地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湖南正释放无穷“高速”活力,引领湘西进入时代发展的巨大浪潮。

  

  交通大道:拉动经济跨越发展

  

  湘西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是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完善湖南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常吉、张花等高速公路的建成,掣肘湘西州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渐次打通,全州各县市开始释放旅游、资源等诸多行业的巨大活力。

  常吉高速被誉为“湘西第一路”,它的建成实现湘西州府吉首与省府长沙的快捷连通,全省十四个市州全部并入“长沙四小时高速经济圈”,在省城“洼地效应”的带动下,湘西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产业发展不断崛起。

  吉怀高速,连接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它的建成打通了吉首和凤凰的南面门户,使之成为湘西又一条旅游经济发展的“黄金大道”,持续发挥“黄金效益”。张花高速,连接张家界市和花垣县,它的贯通成为加快“东方锰都”资源整合,促进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和湘西历史文化古镇边城旅游市场有效衔接的重要走廊。今年九月,恰逢湘西州六十周年州庆,永吉高速古丈至吉首段竣工,古丈这一养在深闺之中的名茶之乡,也开始迈上了连接山外世界的快捷通道,茶香满路,芬芳四溢。

  至此,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湘西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八县市高速网络全覆盖的巨大跨越,以吉首为核心的“半小时生态城镇群”和“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已经形成。“全域高速”的建成让沿线地区的农副产品、生产力走出去,先进的观念、技术和产品走进来,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合理承接,促进新常态下国民经济的空间接续。据了解,在高速公路的带动下,湘西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生产总值逐年上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226.66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53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9081元上升到2016年的20145元,第三产业贡献率由2008年40.4%上升到2016年的65.3%。

  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先导基础设施,对湘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日益显现。湘西进入全域“高速时代”,将为旅游提质、产业转移、新型城镇化规划、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等带来发展的巨大红利,高速让“养在深闺”的湘西,走出了十万重山,插上了腾飞之翼。

  

  精准扶贫:走进老百姓心坎里

  

  湖南高速人不仅致力于基础建设的持续投入,也致力于湘西人民的脱贫致富。

  保靖县龙家村是一个土家族村落,系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对口扶贫点。说起龙家村,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山高谷深路难行,肩挑背驼靠脚劲。一步一滴汗,一脚一声哼。”这是过去龙家村交通状况的生动写照。

  而这一切,在2015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4月以来,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与龙家村结成对子,局党委班子连续三年赴龙家村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并组建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驻村以来,工作组住龙家屋,做龙家人,说龙家话,办龙家事。以“往前冲”的精神、“敢探路”的勇气、“一起上”的格局、“认真抓”的劲头,将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修路,是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的首要任务。为使村民的产品跟得上,走得快,销得远,帮扶工作队开山劈石,在沟壑纵横的山谷之间,辟出一条以发展林下鸡养殖为主的4公里产业路。为方便烟叶加工,帮扶工作队积极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村里修建17栋烤烟房,铺设3公里烟基路,解决了烟农外租烤烟房的问题。为方便村民进出,修建硬化了足可到户的入户路。

  为彻底改善村民上下高速难的问题,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龙永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大力支持,斥资140多万元,对17.8公里的道路进行整修,极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与此同时,与县、乡、村联系,充分利用在建的保靖至古丈连接线谭家河大桥施工用地,改建成停车场,规划经营附加产业,为龙家村的发展提供后劲。

  除交通扶贫外,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亦是帮扶队工作的题中之义。工作队先后联系长沙暖心公益和益阳沅江一米阳光爱心社进村开展爱心助学活动;走访调查捐资助学对象,将十多名家庭贫困孩子纳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扶助对象。同时,协调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出资修缮龙家村小学校舍,修建村部及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提高村民的综合文化素养。为村民培训柑橘、茶叶、猕猴桃、百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畜牧养殖技术,实现绿色发展、规模发展和持续发展。以“扶贫”为出发点,以“精准”为着力点,真扶贫,扶真贫,促群众真脱贫,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湘西的“山乡巨变”。今年5月,龙家村成功申报湘西州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年底全村有望实现整体脱贫。

  山高水远,岁月峥嵘,湖南高速人与湘西人民一道,在“千峰竞秀,万壑争荣”的湘西地区铺就出了一条条穿山越岭、通江达海的天堑通途。高速公路是湘西的开放之路,发展之路,富裕之路。“十三五”时期,湖南高速将以加快提升高速公路使用品质和服务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平安、智慧、绿色高速建设。湖南高速人也将继续与湘西人民一道,情系武陵山区发展,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书写更加灿烂的高速新篇章。

.


湘ICP备05001329号 版权所有 [团结报社] 湘西网 Copyright 2008 xx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美丽湘西
   第04版:时 事
   第05版:经济金融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健康时尚
   第08版:时事·广告
坚持问题导向 强化绩效考核
湘西高速
泸溪集中清查整治“问题地图”
永顺开展卫计专干业务培训
保靖名师送教下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农业部健康
养殖示范场验收
吉首市消防队开展
“我是小小消防员”亲子体验活动
工伤预防知识(二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