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石 健 通讯员 姚传孝 谭必杰 张静珊 在当下机械复制的时代,工商业进入了批量生产的快速车道,手工作坊与手工制造渐行渐远,变得鲜有罕见。但在湘西四大名镇之一的泸溪县浦市镇,有一位老人却依旧坚持手工制作杆秤,承传着这门曾祖父流传下来的家族手艺。 8月28日下午,初秋的阳光依旧烈艳,浦市镇太平街上安静闲散,沿石板街铺列开来的各色店铺诉说着小镇当年的闹热和辉煌。这条街上的69号店铺中,年逾花甲的王宝喜正在手工制秤,他是店铺的主人,亦是浦市镇上王氏“抹秤”家族的第三代子孙。 手工制秤有一套完整而繁琐的工序,做秤杆是整个程序的第一步。王宝喜说秤杆要选择不易腐烂的木料,进行刨切后修整到适当的长度圆度,然后再用金属皮将两头包起,称为“包头尾”。这之后,还要进行按切口、装天平、试砝码、分标记、钉星花、抛光、上漆、安装等一系列工序。 王宝喜说,每个工序有复杂有简单,不管怎样,都必须认真完成,不得有丝毫怠慢,因为稍有不慎,杆秤的计量准确度就会降低。 王宝喜现在主要制作5公斤和15公斤的杆秤,这两种杆秤仅仅只卖18元和20元,就是制作150公斤的大杆秤,也只卖到60元钱。一杆秤做下来,得花上五、六个小时,一天下来,王宝喜有时做不到两杆秤。 “现在靠抹秤是赚不到什么钱了,纯粹是自娱自乐,就是为了莫把祖上的手艺给丢了!”王宝喜祖籍邵东,其曾祖父抗战时为躲避战乱,带着全家老小迁至浦市定居,依靠“抹秤”讨生活。他自己虽然是县公路局退休的干部,生活无忧,但至今不舍得丢弃这门家传手艺,因为“祖上三代都靠这个生活,对抹秤有感情。” 王宝喜制秤,不急不忙,不烦不躁,像是在做活计,又像是在休闲玩味。看王宝喜制秤,就会明白浦市人管手工制秤为“抹秤”的原因了———这“抹秤”既讲明了手工制秤需要的耐性,又表达了手工制秤的趣味,别有一番意味。 王氏抹秤作坊曾给古镇上的人们留下了非常的记忆。年近知天命的姜再生是土生土长的浦市人,他还清楚记得幼年时太平街69号曾是镇上专门的杆秤作坊,那时这家铺子里除了抹秤,其他什么都不做;除了杆秤,其他什么都不卖。 但此时此刻,王宝喜和他的杆秤们被庞大的货架挤到了店铺的一角,当年的杆秤作坊更像是一家杂货铺。“浦市镇上应该只有他一人在抹秤了……”热心民间文化和热爱写作的姜再生不无叹惜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