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欧阳仕君 “老游,你这鱼好多钱一斤?” “二十!” “二十哪够,这个价格体现不了这种鱼的价值,我买回去也没有面子,至少给你算三十!” 这讨价还价的一幕发生在今年“十一”期间,卖鱼的游传书要给客人算少点,客人偏要给多点。争执不下的时候,游传书吐出了心里话:“我也晓得现在稻花鱼不只这个价,但你们这么喜欢,把鱼买回去就是给我们做广告,你说我划算不划算?” 客人笑了,这个老农真不简单! 客人哪知道,老游这个“50”后上过高中,参军5年,打过越战,退伍后还当过村干部。在花垣县麻栗场镇溜豆村原本就算得上高素质人才。 10月25日,记者走进了老游的家。老游的家就在村口,门前一棵参天大树,堂屋的墙上贴着由花垣县同建同治办、县妇联、县精神文明办共同颁发的荣誉:清洁家庭。 走进堂屋,玉米排兵布阵一样挂在楼上,刚打的谷子一袋一袋地整齐码在墙边,老游的爱人正在选茶籽。 勤劳、整洁,正是这个家庭给人的第一印象。 老游不是一个多话的人,问一句答一句,除非说到他的鱼和他的米。 他的鱼,当然是稻花鱼。这种养在稻田的鱼,与河鱼的味道相比,别有一番风味,近年来受到城里的人追捧,当下价格涨至70元每斤。 2012年,老游用半年的老兵补助到重庆买来第一批稻花鱼苗。清明前放下水,秋季稻子收割后就可以捉来吃了。 那一年,稻花鱼接受度还不够广,当然也没有做出广告,结果进村来询价的人很少。老游不吝啬,除了部分留种,大部发送给亲戚、朋友品尝。当然,也以10元每斤卖出去了80斤,这还不抵鱼苗的钱。 当然老游也有收获,第一是鱼苗已经适应了村里水土环境,第二是吃过的人都说好。 2013年,老游拿出了3000元,又买来一批鱼苗。规模从前一年的4亩扩大到40亩。这一年,他“搞了有点收入。”秋收之后,15元一斤往外卖,卖了四五千元。 2014年,经验也更足了,模规又扩大一倍,当然赚得也更多。 今年,受到州民政局扶贫工作组的扶持,他的规模就更大了。除了卖成鱼,也卖鱼苗,他的鱼苗供应到3000多亩稻田里,而且供不应求。要说收入,8000多元现金已经到手了。而且现在稻田有的是鱼,过年前才是真正的旺季,年前还能有多少收入,他自己也说不定。 就像养稻花鱼一样,老游今年还琢磨出种不一样的稻谷。今年他试验了两亩田,种一种叫“玉金香”的谷子。这种米打出来的谷子,比普通的杂交水稻有所区别,米粒长而香。到他家来搞农家乐的,他就拿这种米给客人看,煮饭给客人吃。 香米、香鱼,城里难得一尝的一桌饭菜,他只收200元。不为赚钱,先赚客人一声“好”。 “他们不来,我还要做广告呢!”游传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