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余江明 通讯员 宋睿
连日来,泸溪县兴隆场镇彭总管村,村民们在烟田里来回穿梭,或翻耕土地,或清沟沥水,耕作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一幅富有生机的春耕备播图跃然眼前。
忙碌其中的杨秀军,今年48岁,是种烟界的“萌新”。
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烟叶生产周期短、收益见效快,计划种植、合同收购,无市场销售之忧,且有烟叶技术人员提供服务指导,收益更有保障。经过一段时间思量,2023年,该村党支部委员杨秀军决定,带领村民一同种植40余亩烟叶。
从烟叶移栽、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烟叶烘烤,每个环节重点技术的落实,杨秀军都按照要求进行,人员的管理则照着老烟农的方法做。一年下来,除去种烟投入,收益比他预想的多。只是跟其他村的老烟农一起交流时,发现一些关键环节的技术管理还需要改善。
“去年天气好,烟叶丰产了。虽然有烟站从土地翻犁、起垄、病虫害绿色防控、烘烤等方面提供的指导服务,但因为自身经验不足,存在没有进行正确的肥料配比的现象,导致部分烟叶质量不太高。由于烘烤技术不足,部分烟叶没有达到收购标准。”杨秀军说,“去年,我们卖出烟叶4500公斤,加上各级各项惠农补贴的实施,收入20万元,用工1190人次。今年,我们村计划重新开荒80亩,种植烟叶100余亩。”
新年开局暖人心,复耕种烟添信心。“随着种烟技术越来越完善、服务保障越来越到位,我们种烟的底气十足,今年有信心能实现增产增收!”杨秀军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