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激情
今夜无法入睡
龙抬头
接龙舞
采楠竹
筑钢火
扎龙灯
祭龙神
冲出火海
文/图 向民航
在湖南湘西只要提起吉首市马颈坳镇的钢火烧龙,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马颈坳镇地处湘西腹地,与保靖、古丈两县相邻,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这里山水瑰丽奇特,民风彪悍淳朴。每至元宵佳节就有着“烧龙”的习俗。传说“烧龙”能避旱灾,求得丰年。据已故的马颈坳镇溪马社区老艺人龙平才生前介绍,马颈坳“烧龙”已有两三百年历史了,每年的正月十二、十三、十五为正灯,都要举行“烧龙”接灯活动。
“烧龙”之前,首先要请当地匠人扎龙灯,龙灯呈“之”字形,中间为简形,称“二简”,弯弯曲曲,能点灯,龙头高昂称“恶颈龙”。其二,砍楠竹,筑烟花;以炭、硝、硫磺、生水末等原料配制,即硝约十分、硫磺二分半、木炭、生水末各一分半,佐以朱砂、包谷烧酒,这样配制而成的烟花在“烧龙”时不仅会喷射出一蓬蓬深蓝色的花蔓,而且还夹杂着浓郁的酒香,使舞龙人一下兴奋起来。其三,就是“请龙”,包括祭龙和接龙。元宵佳节,每家每户在堂内祭拜完祖神以后,就在门外摆一张大桌子,盛上香米利食及烟、酒、糖果迎接龙灯的到来。
马颈坳的“钢火烧龙”以惊险、刺激、狂放而著称,远近闻名。
记得2022年的元宵节,我早早的用完年夜饭,就背上数码相机,装上一个短镜头,去马颈坳观看、拍摄钢火烧龙。
车刚至马颈坳镇,天已开始黑了下来。这时,只见四五条长龙在众乡亲的拥簇下,敲锣打鼓,沿着环形的公路涌入镇政府的坪场前,百十号舞龙的汉子,赤着上身,带有十分的酒意不停地击钹、打鼓、敲竹板、喝包谷烧酒,还有吃酸萝卜片。这时,舞龙的头人以点火为号,将竹筒烟花引信点燃。一时间,坪场内爆竹声、锣钹声大作。只见五条彩龙上下翻滚,龙灯见火性起,直扑火筒。耍龙人赤裸着上身,用草帽、头盔罩住头部,迎着“扑扑”的钢花,逐火起舞。有的作龙腾、虎跃或鸟兽叫,“要烟花啊!要烟花……”吆喝声响彻夜空……我举起相机,追逐着舞龙者“咔嚓咔嚓”不停地按动快门,拍摄着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突然,一筒烟花从烧龙汉子的竹夹子上掉落在地,在我脚边不远处“嘭!”的一声炸开了花,烟花溅起,溅得我满地乱跳,“唷呵呵!唷呵呵!”不停地拍打着溅落在身上的烟花,招来了观众的一阵嬉笑。我摸了摸散落在头上和颈中的烟花粉末,觉得火辣辣的,头发也有一股烧焦味,好惊险的一幕!
的确,马颈坳烧的是“火龙”,筑的烟花药料足,火劲大,喷出的火焰足有丈余。不到半个时辰,那竹纸糊的彩龙被烧得只剩下个竹篾和骨架了,龙皮被烧得七零八落,从龙头到龙尾全靠两根绳索拉起。这时候,那四处飞溅的钢花,只有在光着膀子的舞龙人身上飞泻。马颈坳汉子,生性刚、劲、猛、烈,其祖祖辈辈、年年月月,盼的就是那火红的钢花,烧掉往日的邪气、晦气,烧来一年的旺气、一身的阳气、正气和未来的光景。因此,凡是钢花所到之处,无一人避让,都争先恐后地拥挤到钢花溅落的地方淋浴。
离开了镇政府坪场,舞龙的人穿过一条宽不过三扁担宽的老街,直奔溪马桥下。这时,有人在喊:“龙洗澡了!龙洗澡了!”有人吼道:“洗个球!龙灯烧得只剩下两根筋了。”“快!舞过河去!”
带着山里人的野性和粗犷,一群赤膊的舞龙汉子,你拉我扯,一阵吆呵声直插对岸,穿街过巷,所到之处,到处都是欢呼的海洋。等舞龙人走过,地下废弃的烟花竹筒像炮弹壳一样,撒满一地……
俗话说:“舞龙辣皮,烧龙辣心。”这些年来,马颈坳农民大搞蔬菜、茶叶、林果开发和乡村旅游等,手头有了钱,烟花做得越来越大,烧得越来越火。赐给舞龙人的红包是胀鼓鼓的,连香烟也是由硬壳变软壳……难怪舞龙的人个个喜笑颜开,舞起龙头冲进居民家的堂屋里一拜就是几道人浪。“恭喜发财!明年又来!”这样的场景一直要延续到午夜……
第二天,舞龙人将散架、残余的龙灯架子集中在溪马河边一把火烧掉,谓之“龙归大海”。这时,大伙儿高高兴兴地聚集在溪马桥上评头论足,大块的吃肉,大碗的喝酒,憧憬着新一年的开始……
2021年12月,湘西钢火烧龙习俗被列入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