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茶五代”戴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戴刚(右)跟随州级非遗传承人向天全(左)学习制茶。 刘番 摄

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刘番 通讯员 樊嘉沁

今年20岁的戴刚,出生于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高中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成为回乡创业年轻队伍中的一员。接过父辈手中古法制茶的接力棒,戴刚从零开始学习制作保靖黄金茶,用自己行动传承古法手工制茶。

近日,在吕洞山镇黄金村举办的村茶大赛上,记者一行见到了这位年轻的手工制茶传人。当天,戴刚身穿藏青色条纹粗布上衣,搭配同材质的黑色长裤,蓬松的黑发盖住了光洁的额头。许是近视的缘故,其椭圆的脸上的一双眼睛时常眯着,面对镜头更是低头下意识的眼神躲避,显得有些害羞。活动当天,全州8县市的14支村茶代表队切磋技艺,其所在的黄金村幸福黄金队,荣获非遗村茶大赛“金牌村茶队”荣誉称号。这次是戴刚作为制茶新人获得的第一份荣誉,看着手中的证书,他心中更加坚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制茶人。

清明前夕,正值保靖黄金茶的采茶高峰期。黄金村四处飘散着茶香,茶山上随处可见采茶人,山下的各大茶叶加工厂房内也是一片忙碌。戴刚一家祖祖辈辈都在传承保靖黄金古茶制作技艺,爷爷是保靖黄金古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父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靖黄金古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戴刚是名副其实的茶三代。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戴刚从小便跟着父母上茶山,采茶手法娴熟,品茶也略懂一二,但手工制茶的技艺却从未系统学习过。他说:“采茶有掐采、提手采、双手采等技法,而制茶工序则更加复杂。”自高中毕业后,戴刚便跟着父母从最基础的揉捻、杀青、摊青等工序一步步地学习,现在戴刚的工作日常是每天下午四五点收茶,接着炒茶到第二天天明。

戴刚的父亲戴四生看着认真学习制茶而日渐消瘦变黑的儿子,嘴上虽然严厉要求着,心里却有些心疼。他说:“作为父亲的我见他这么辛苦,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是做茶是一件严肃的事。在他决定回乡做茶的那一天,我就跟他说,既然选择了做茶,就一定要把茶做好、把技艺传承好。”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靠这一片茶山生活。现在我长大了,我们家也因茶致富。如今,一边是老一辈手艺人日渐衰老,另一边是茶产业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这个背景下,家乡更需要我们年轻人去传承‘保靖黄金古茶制作技艺’,把茶产业发展得更好。”戴刚对于茶产业有目标有动力,对未来充满干劲。

2008年,戴刚家购买了黄金村的第一套茶叶加工设备;2015年,戴刚家成立了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茶叶基地500亩,带动周边老百姓增收致富。现在,戴刚家的茶产业又在谋求着新出路。

近年来,电商的东风吹到了乡村各个角落,“村播带货”方兴未艾,越来越多村民化身乡村带货主播,年轻一代选择返乡直播创业,成为拓宽当地农产品销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戴刚也打算乘着电商销售的东风,为自家的茶做宣传。“我爸妈不会搞直播,就由我来直播带货。”提起自己做主播去直播带货,小伙子的脸上泛起了红晕。戴刚说:“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直播设备,一边播,一边学习,毕竟线上加线下双管齐下才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黄金村从2007年不到3000亩的茶叶面积,发展到如今的3.2万亩,人均年收入可达2.5万元,人均茶叶面积达到10亩,年产值达3.2亿元。该村村支两委也鼓励更多像戴刚这样的年轻人投入到茶产业发展中来。

20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属于戴刚的制茶人生也才刚刚开始。最近,他打算一边读书一边创业,戴刚说:“像我一样回乡创业的‘茶后代’只会越来越多,我们村的茶产业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对于未来我有信心。”


作者:刘番 樊嘉沁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