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周华胜丨拜谒沈从文墓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周华胜

初冬的一个星期天,阳光灿烂。我和几个文友出凤凰县城,沿沱江步行约两公里,来到风光旑旎的听涛山下。这里就是一代文学巨匠沈从文的墓地。沈从文是凤凰古城人。《中国现代文学史》确认了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称他是继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之后的第七位文学巨匠。

虽说是墓地,但没有坟茔,只有一块形如云朵的五彩墓碑。这块墓碑是由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组成的天然水成岩打就的,正面刻着沈从文的手迹: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刻着沈从文姨妹张充和女士在沈从文逝世一周年时撰写的诗词: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文友说,碑文是由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章教授镌刻的。沈从文的一部分骨灰撒在墓碑后面的泥土中,上面平铺着漂亮的鹅卵石。墓碑旁边凤凰县人民政府建立的《沈从文墓地简介》的石碑上的白底黑字,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分外醒目。整个墓地山青水秀,绿树掩映。墓地的背后是巍峨的听涛山,山上树木葱笼,苍翠欲滴,不时传来画眉和一些不知名鸟儿的鸣叫声。我们沿着青岩板铺成的石径信步走动,见树林中耸立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拥翠”“听涛”几个大字,使墓地的环境更为优美。墓地的前面是碧绿的沱江,宛如一条绿色的玉带静静地飘向远方。河中渔人立在小船上,驱赶鸬鹚,忙着捕鱼;河边古老碾房的水车不断转动,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仿佛在诉说逝去岁月的艰难。文友告诉我,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根据其生前留下的下世后丧事极力从简、骨骸归葬故乡的遗愿,沈从文夫人张兆和女士以及他们的子孙们都竭力使沈老生前和逝世后保持同一风格,提出“简朴、宁静、自然”的六字要求,还要求“贴山近水,不大兴土木,不拆迁民房,不占耕地,不破坏植被,与环境协调,殡葬费自理,避免人为的浮华、渲染、雕饰”,并把要求和5000元人民币寄回故乡。当墓地选在听涛山下,沈家从北京送沈老骨灰返乡安葬之前,张兆和女士又寄回亲笔信一封,要求“县里不要派人来京迎接”。1992年5月10日8时许,由沈家亲朋好友组成的送葬队伍在凤凰县城巷子里的红岩板街道上出现了。沈老夫人张兆和率捧着骨灰盒的儿子沈虎雏、捧着鲜花的孙女沈红以及沈老生前助手王亚蓉女士等 4 人走在最前面,缓步走到沈老作品中多次提及的水门口码头,坐上一叶扁舟,顺沱江而下,把沈从文的骨灰一点点地撒入清澈的江水中。上岸后,他们步行来到沈老墓址所在地听涛山下,把余下的骨灰倒入墓碑后面的小小的墓穴里,把鲜花放在墓碑上。82岁高龄的张兆和女士默默地铲上第一铲土,然后老泪纵横慢慢将铁锹交给儿子沈虎雏。亲朋好友含着泪水动手将墓穴填平,铺上细条石,栽上松树苗。就这样,整个葬礼过程中,没有鞭炮声、哀乐声,也没有杂乱喧哗和各色纸花,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沈从文的骨灰,静悄悄地融人了他一生魂牵梦萦的故乡山水中。听着文友的叙说,我不禁泪水盈眶,思潮滚滚。沈从文先生勤奋,在他前 24 年的文学生涯中,有 500 多万字的作品问世,他曾写给他表侄、著名画家黄永玉三点人生经验:“一、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二、摔倒了,赶快爬起来往前,莫欣赏摔倒的地方耽误事,莫停下来哀叹。三、永远地、永远地拥抱自己的工作不放”。这三点正是他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1949 年后,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等单位工作,从事历史、文物研究,成果颇为丰厚,开创了我国古代丝绸、服饰文化研究的先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为他落实了副部长级待遇。

望着沈从文的墓地,我心中突地浮起庄严的感情。沈从文又回来了。他一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故乡人民。现在,他静静地长眠在这里,永与大自然同在,永与故乡人民同在。


作者:周华胜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