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缺口的隔离桩已补上。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周堃 龙俊玉 摄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石流
日前,本报以多媒体形式刊发了《隔离桩隔住了谁》《吉首一路段隔离桩莫名消失 人车混行存在安全隐患》等报道,反映吉首城区建新路一斑马线中间的隔离桩被损坏,摩托车和电动车随意掉头,从而引发行人通行安全的问题。
这一系列报道,在短时间内引发各界的强烈关注。报道刊发后第三天,吉首市快速反应,对该斑马线隔离桩缺口进行了维修。我们为此点赞!
记者也注意到,在本报视频作品的评论区,网友各持观点,互不相让。有市民觉得“撕开的路口更方便”,有市民质疑“隔离桩设置不合理”,有市民思考“婴儿车与轮椅通行是否方便”,有市民坚持认为“电动车与摩托车在此逆行掉头的行为影响了市民通行安全”。
“乾州老表”说:轮椅不要过斑马线?
“i脸圆圆”说:吉首的电动车要尽快整治一下,经常乱穿乱停。市民素质也是个问题……
“平淡是真”说:行人只要过马路,就有安全隐患,建议行人不要过马路。
“大兔子妈小兔”说:有好也有不好,其实这也方便婴儿车和轮椅通行,要想个更好的法子。
记者认为,各方意见不一的背后,其实是对城市文明有更高要求。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发展高度和发达程度。整洁的环境,有序的法治,以及人文的关怀,温情的治理……这些方面构成了一座文明城市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应该说,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体现在某个地方,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段隔离桩,既要体现城市治理的秩序,也应该要体现城市治理的温度与人文关怀。
记者认为,政府部门设立隔离桩绝不是随意为之,相信他们首先考虑的是避免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但隔离桩管住了摩托车的随意掉头,却让婴儿车、轮椅过马路增加了困难,这一现实问题也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不是一时一地的变化,而是始终向好的进步,是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的长期努力。我们应该相信,有关部门会有更高的智慧、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隔离桩这一现实矛盾,更相信吉首市一定会持续建成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明城市的建成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和支持。那么,从今天起,从此刻起,让你和我,相互文明礼让、双向尊重,共建共护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