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王金平:做民族文化,就是要有文化自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朱开朗

保靖县迁陵镇魏竹北路酉水河畔的一栋精致木楼里,一位中年妇女坐在大厅中央的桌子边,细细描画着绣花图样。她身后的墙上,挂着一件纹样古朴、式样传统的土家族右开襟上衣,两侧的房间里更是挂满了各式土家族传统服饰以及土家族、苗族的绣织品。

她叫王金平,1969年出生于保靖县清水坪镇,身形高挑,虽年过五旬,但腰板笔直,讲话时总带着爽朗的笑。

王金平从小与针线结缘,她的奶奶、叔父都是当地的“土裁缝”,她的外公外婆曾于上世纪20年代在保靖县城创办缝纫社。新中国成立后,缝纫社更名为“保靖县民族服装厂”,王金平的外婆、母亲成为服装厂职工。

王金平是穿着家人缝制的衣服长大的。王金平说:“奶奶每年都会给我做新衣服,看着她给我量腰围、量肩宽,看多了,我慢慢也懂了些。”

1990年,王金平学医毕业,工作分配到医疗机构,她却选择要到保靖县民族服装厂上班。做一名医生,是父母对她的期盼,但从事服装行业,却是她的热爱。几年的医学专业学习,也无法消解她从小耳濡目染对服装行业的情感。

但当时的保靖县民族服装厂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改革开放带来的现代风潮,很少有人愿意再穿民族服装。服装厂销售无门,眼看着就要维持不下去了。

“我想过转行,甚至又去医疗单位上了几个月班,但心里还是放不下服装厂。”王金平说,“1995年我又回到服装厂,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民族服装做起来。”

两次放弃医疗行业,回到日渐式微的服装厂,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王金平的选择。但为了让民族服装被更多人看见,王金平不顾旁人议论,在保靖县商贸中心租了个门面,一边售卖厂里的衣服,一边接受顾客定制。

“只有赶场的老人会光顾我的店,基本没有年轻人来买衣服。”王金平说,“我租的门面在保靖县商贸中心,旁边就赶场,可以勉强维持生活。”

王金平嘴上说着可以勉强维持,实际上却十分困难。

眼看传统服装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王金平开始思变。她琢磨为什么年轻人不爱穿民族服装,她思索怎样从款式、纹样、质地上改进民族服装,让各年龄段的人都能接受。

“土家族的衣服有衣领,颜色朴素,图案多以几何图形为主;苗族的衣服大多没有衣领,颜色丰富明快,图案多为花鸟虫鱼的具象图形。”王金平说,“我在改进民族服装的同时,有意地保留了土家族、苗族传统服饰的最大特色,让产品既与时俱进,又不脱离传统。”

看似简单的几句话,王金平用了近20年时间来探索和总结。2009年,凭借精湛的手艺,时尚又不失传统的改进,王金平的民族服装终于又被大众市场接受。那一年,她成立了金河民族文化研发有限公司,召回了原保靖县民族服装厂的老员工,开始批量生产民族服装。

公司越办越红火,生意也越做越大。王金平不仅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厂房,还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设计团队。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客户群体还是中老年,但我始终不放弃年轻人群体,不光是为了我的生意,更是为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些年,我学到一个新词,叫‘文化自信’。”王金平说,“这个词说到我心坎上了。民族服饰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就是文化自信。我们要自信地做,大胆地穿,让民族文化走进生活,‘活’起来。”

王金平给她的服装品牌命名为“阿哒嘛”,是土家语,意为“漂亮姐姐”。不管走到哪里,王金平都穿着自己公司生产的民族服饰,腰背笔直,散发着浓浓的自信。她的坚持,感染着身边的人,影响着她的客户。如今,只要是她生产的服装,不管是儿童款、青年款,或者中老年款,总是一售而空。

2020年,王金平被评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靖县土家族服饰的保靖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同年,王金平的“阿哒嘛”服装品牌被认定为第五批“湖南老字号”。

如今,王金平不仅组建了民族服饰“走秀”队伍,更是把民族服饰的课程开到了学校。她传承民族文化的道路上,加入了更多接班人和生力军。


作者:朱开朗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