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宿云胜丨一个乡村的三种风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亿年的酉水汤汤而来。

水边有一土家山村,名叫沙湾。

枫树四季变换着颜色,和山下汤汤的酉水河互相呼应。

文/ 宿云胜 图/ 石流

亿年的酉水汤汤而来。

幸好是二三十年前,走了几趟水路。从迁陵古城而上,不管是拔茅寨,亦或比耳场,亦或是清水坪(里耶),甚至酉阳这样以上历史的深处去处,也不算陌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乘一条船,溯流而上。两岸青山时而徐徐而来,时而急促扑面。水声、机器轰鸣声,甚至拉纤的吆喝声,萦耳回响。

读一两本长辈编著的文献,知晓些两岸人文典故,历史钩沉,亦或民间传说。

其时,这一程,凝聚历史、文化最重要的点往往让人忽略,三个字:首八峒。首八峒的历史坡上坎下、田间地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传唱。

此处有黔山,山色黝黑、伟岸耸立。书《元和志》记载, 黔山 “在县西五十里。后汉时陆康伐蛮假此,即祷请为援,诸树木皆有人马之形,因平群寇,改为武神山”。有台地,据说有八部大王庙,不知何年何月始建,今仅存遗址。县乡多次组织祭祀仪式,而今一片土地仅仅存一雕像伫立江风之中。有村,叫沙湾,水边一土家山村寨。相传沙湾村是土家族的发源地。村中老辈多以土家语交流,村民多着土家传统服饰。沙湾村民俗陈列室,展示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物品多达400余件。

▶枫香树◀

左上,公路七弯八拐,寨子前有一大片枫香树。仰头望去,万千树叶蔽日遮天。粗壮者需四人才能合抱。枫香树系落叶乔木,高者可达30米。叶薄革质,阔卵形,掌状3裂,中央裂片较长,先端尾状渐尖,边缘有锯齿。

枫香树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常客,它常年盘踞在诗人的记忆中,成为他们忧伤、记忆中那个时隐时现的乡愁的叙述者。

寄托忧愁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寄托相思的,“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李煜《长相思》)。 “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寒夜孤单谁相伴, 雨意绵绵情难断。 枫醉未到清醒时, 情落人间恨无缘”(李商隐《无题》)。

寄托乐观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 松江蟹舍主人欢, 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 醉宿渔舟不觉寒”(张志和《渔父》)。

且将思绪从唐诗宋词中拉回。这一大片枫树,以几十棵计。湘西的枫树,在我的印象中,常常矗立在一个个土家苗族山寨中,伟岸中展现,单个单个的比较多。一下子见这么多参天的枫香树,着实让人惊喜。因为兄弟姊妹繁多,一定程度上是挤挤挨挨,每一棵树多尽力向天空伸展,向阳光奔拢,枝桠不散不蔓,远远地高高地撑起一片绿荫和风景。

土家族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也敬畏生命,敬畏生活,敬畏大自然。树既是人类生活之必需,也是生活之伴侣。一棵棵充满生机,同时也展现人格魅力的枫香树在村村寨寨成为风景,成为传奇,成为记忆中归途的灯塔。

在黔山下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枫树和山下汤汤的酉水河互相呼应。

树林正中,艺术家设计的一架环形火炉很显眼,意作“围炉煮茶”,以饷朋友宾客。

此时,宜茶,更宜保靖黄金茶。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离此地百里县内之吕洞山,出极致之好茶。保靖这地方和茶很有缘分。秦朝是世界茶文化策源地,秦朝统一中国后,种茶制茶饮茶在长江流域传播开来。明代顾炎武《归知录》记载:“秦人取蜀,始知茗饮事。”史料《桐君录》有吕洞山种茶制茶记载。

上下皆不过几十里的两地,保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公元前202年)四方城遗址和魏家寨西汉古城考古出土的1000多件珍贵文物中,西汉中期和东汉时期各种各样的杯、壶、钵、炉、灶、缸等陶土生活器皿,都与饮茶息息相关。具有“四高四绝”的保靖黄金茶 ,号称“可以喝的文物”。

三五茶仙子,如有茶艺表演,古筝声为妙。烧开白云山清凉的山泉水,投茶、润茶、冲泡 。保靖黄金茶在八十多度的高温中,被激发、被滋润、被升华,吐出让人迷恋的茶水,然后敬茶,然后品茶。好山好水好茶,美人美景美事。

山水之中的保靖黄金茶,带着人文灵韵,带着好客情怀。

以太阳移步山腰为信号,牛和山羊依然悠哉悠哉归来。此时适宜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声唱歌。“上菜——”,土家汉子一声长啸。首八峒牛头,那肉,一盘盘,一碟碟,红的、绿的、青的,色彩搭配恰到好处。刺激你的视觉,加上油香、辣椒香、葱香。其他一应充满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菜肴在土家汉子的手上、在熊熊的火上、在文化的氤氲中,完美体现。

此时,美食没有美酒相配,岂不是人生一大憾事。在一条叫“酒(酉水)的河边”,一条文化和民族记忆的河边,没有酒,如何对得起这一方山水、一方历史、一方兄弟姐妹?

一碗碗自酿的高粱酒,在土家阿爸的汗水中成就,在时间的隐秘深处藏起,一旦打开,醇厚的感情、浓稠的乡土记忆、炙热的待客之道,噼噼啪啪跑进你的口里、眼里、心里。酒不醉人人自醉。

醉倒在岩脚,醉倒在清风明月里,醉倒在土家情谊中。

▶九把斧◀

岩脚最奇特的不是枫香树,而是一种叫九把斧的树。岩脚是白云山村的一个组,像上天遗落的一滴墨汁,滴在白云山的断崖绝壁之间。岩是白云山的亿万年隆起山峰的断崖,山下是亿万年流淌的酉水。

从村子后上行,一条正在铺设的路,蜿蜿蜒蜒向村后绝壁爬去。几经盘折,同伴提示,看,九把斧。

一株巨大的树,从崖壁上探出身子,然后几十枝桠一应向上张扬,蓬蓬勃勃写意生命的恣意张扬。

关于这棵树,朋友将这一段视频放在网上,天南海北的网友们比较、展示,后有人得出结论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九把斧。

九把斧是本地叫法,野得像这块土地一样醇厚。据说,这是这方山水中最硬的树木,砍断一棵树,要折断九把斧头。何其硬扎,何其刚强,就像土家人一样。

九把斧属于栗树,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大约有8-9种,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种类栗树都是20-40米高的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

《诗经》有云:“栗在东门之外,不在园圃之间,则行道树也。”《左传》也有“行栗,表道树也”的记载。《吕氏春秋》记载:“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冀山之栗”所指即今燕山地区所产板栗。

沿河上行的酉阳相关部门对该县老箐林的古树鉴定,判定为大多为粗皮青冈,俗称“九把斧”,意思是九把斧子才能砍断一棵树,“这种树坚韧耐磨,纹理直,是做家具的好材料。”

南方多嘉木。我不是植物学家,不晓得酉阳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的,只能说算其中一说。

上到崖顶,两株巨大的九把斧真真切切在眼前。公树约有一抱多,不知经受多少年的风月洗礼。枝桠上被一些人挂了很多红绸。本地人介绍,九把斧谐音“985”,期盼考个好学校的家长便辛辛苦苦爬到这里,献上红红火火的绸条,既可爱又可笑。

难得天下父母心,苦了天下父母心。

▶芭 茅◀

拔茅寨(原名:芭茅寨),背倚白云山,前临酉水河,因漫山遍野的芭茅而得名,在远远近近的印象中,那是穷的象征。那些年,所有的生活开支,农民都靠在土里刨。半山腰石头多土少,更不要说可以种植水稻的田了。满山遍野的芭茅,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犹如这片土地上艰难又顽强生存着的先民。

芭茅,一种常见的植物。《本草纲目》载:“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海南禾草志》载:“秆叶幼嫩时可作牛马的饲料”,“茎可编席,通常称‘斑茅席’,茎叶可以制造各种文化用纸,也可以制成人造棉”。

芭茅是实在的。

芭茅的根很白,入口微甜;刚出的穗子,也可食。小时,我们常常将芭茅的根从地下挖出,咀嚼白白的根,鲜嫩汁多,味道甘甜,那是苦日子中慰藉少年的甜。

芭茅的叶子修长坚韧,不易腐烂,是古代常用来搭盖茅屋的材料。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叹的就是这个茅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上世纪改革开放前,在湘西村野之间,芭茅也曾为穷苦人提供了安身立命之处。

芭茅也是诗意的。

比如,诗经有云: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勇敢的年轻人,多情的痴情汉,美丽的女子,洁白的芭茅,构成一幅远古的求婚画卷。

再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说的是女子手部的洁白柔软。《七月》篇里,“昼尔于茅,宵尔索绹。”白天打茅草,晚上搓草绳,平静安逸的农耕生活让人向往。又言,“静女其姝,贻我彤管。”有说这个“彤管”,芭茅茎管颜色转红所致。

芭茅还是神秘的。

南方的芭茅因为品质好,曾是楚国向周王朝进献的上等贡品。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带着齐、宋、鲁、陈、卫、郑、曹、许八国兵马去攻打楚国,其起因就是楚国没有完成上贡芭茅草的任务。先秦时期芭茅主要用于立社与祭祀。古代祭祀时束茅立之祭前,浇酒其上,酒往下渗透供神享用。

在湘西的道士或者老司手中,芭茅又变身为牵引之物或者宝剑一类。土家梯玛的“射巫箭”,用桃木或竹片做小弓,用芭茅秆作箭,用以治病等。梯玛亦用芭茅作占卜工具,如大比样(茅草卜)、比脚迹(茅草卜)等。

我寻思,在农耕时代,先民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在田地里种植粟米、稻谷、小麦、大豆等等,喂饱肚子既是解决天底下第一要务,也是天下第一的难事。芭茅也渐渐变成贫困的代名词。

于是,需要“拔”掉“芭茅”,喂饱肚子,走向富裕。

于是,村子更名“拔茅村”,所在的乡镇更名“拔茅乡”。

现在,随着碗米坡水电站修成,带来新的希望,新的生机,新的变化,乡镇再一次更名“碗米坡镇”。

再往上到岩脚这地方,正是碗米坡镇的核心之地。常有芭茅一片一片,春夏两季,蔓延开去,天地皆染绿色;入秋见霜,花穗深红如血;再随着季节向深,满枝被渐渐洗白,漫山遍野皆如雪。秋风一起,衣袂飘飘,摇曳生姿。

亦是一幅好风景。

作者:宿云胜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