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朱开朗
近来有一种现象让我深感如鲠在喉。
短视频平台上,总是出现一种以轻松调侃的语调,来描述吃野生蘑菇中毒的经历。“我吃了两片蘑菇之后,突然看见我家狗走进来问我好不好吃”“我惊奇地发现,我朋友讲话自带字幕”诸如此类,视频里再配上轻快诙谐的音乐,就像小品或者段子一样。
本来我都没察觉到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听到一位小学生在看了视频之后说:“好想去云南吃蘑菇,和狗狗说话。”
看到没,小朋友看了之后居然把“吃蘑菇中毒”当成了自己的愿望。
我突然发现,这种“泛娱乐化”的短视频,已经在无形间给小朋友带来了误导。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朋友正确树立是非观、正确认识社会、正确作出选择呢?仅仅是放下手机就行了吗?
放下手机的强硬教育方式,我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因为小朋友的好奇心只能被压抑,而不会被磨灭。以棍棒的方式虽然能暂时强行让小朋友放下手机,但他今后终究会接触并运用手机,那时他们将更加如饥似渴地“玩手机”。
不如带小朋友多去看看社会,多看看自然。
矮寨镇排兄村就为家长们提供了这样一条路线,既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又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在无形中磨炼孩子的意志力。
7月7日,我便体会了一次这样的旅程。
数十个家庭,最大的孩子16岁,最小的不到5岁。他们从德夯风景区出发,一路沿河而上,抵达流沙瀑布,再爬到天问台,转至排兄村村部。熟悉此地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条多么漫长而崎岖的路,但这些孩子全部成功抵达终点,无一掉队。
这漫长的旅程里,带队的心理咨询师李昌龙功不可没。出发前,他对小朋友们说:“今天的路途比较遥远,你们的爸爸妈妈可能会走不动,你们要照顾好自己的爸爸妈妈哦!”寥寥几句话,就成功激发了小朋友的责任心,做足了心理建设。
行进过程中,李昌龙不断以各种激励法引导小朋友,让他们独立走完全程,即便是年龄最小的孩子,也没有叫一声累。这无形间磨炼了小朋友的意志,并引导他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行至天问台时,李昌龙向大家讲述了天问台的由来。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处仰天而叹,写下了千古名篇《天问》。他向小朋友们讲述屈原的生平事迹,并在抵达排兄村后,组织大家一起观看有关屈原故事的影片,让小朋友切身感受何谓爱国情怀。
以景及人,及文化,无形中为小朋友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行至排兄村,观看影片后,“屈原”的主题仍在继续,小朋友们现场学习和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并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又塑造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锻炼了动手能力。
一趟下来,家长尽兴,孩子也欢乐。
以正确的方式,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孩子的正确习惯,这正是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该有的“路上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