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龙清彰丨万溶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龙清彰

从凤凰八公山到吉首张排村,万溶江始终与山为伴,清波摇荡。

那一江水,时而深,时而浅;忽而急,忽而缓。走走停停向前流淌,流出长长短短的滩,流出大大小小的潭,流出抑扬顿挫和千姿百态。

弯弯曲曲,曲曲弯弯,是万溶江与生俱来的模样。不是不想一泻千里,酣畅淋漓地奔腾,也不是不想直达海天,一往无前地飞驰,而是重重大山阻挡了前进的路,江水不得不绕来绕去,寻找大山的缝隙;尔后,从缝隙中穿过去,继续未完的旅程。

开山劈石,运沙搬泥,万溶江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忙着修路。亿万年过去,修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路,破开崇山峻岭的围困,出没于深山老林之间,滋润了沿途的土地,养育了一方生灵。

激流勇进的万溶江,虽然水量不及大江大河之万一,但气势与之相比毫不逊色。那水,有滔天的雄壮,有飞泻的胆识,有拍岸的伟力,也有翻山越岭的从容。

静待花开的万溶江,如一面明镜,躺在天底下,水波不兴。巍峨的山倒映在水里,还是巍峨的山;蔚蓝的天倒映在水里,还是蔚蓝的天。除了发洪涨水,大多时候的万溶江,潭水清得像雨后的空气,一尘不染。水底的岩石,岩石的纹理,纤毫毕现。成群的鱼儿,鱼儿的鳞片,一览无遗。万溶江的潭,就像一颗颗碧绿的宝石,被江水串起来点缀大地,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一个湾,一座潭,一截滩,万溶江是鱼儿们生活的天堂。喜欢飚滩的红条鱼,在激流里来去自如,兴之所至,从浪尖上滑跃起飞,再落入水中,那高难的动作,让人叹为观止。爱好散步的白条鱼,成群结队在潭水里优哉游哉,那一副无劳作之苦,无生活之虑的形象,令人神往。翻开那些东倒西歪的江石,巴岩鱼无处藏身,拼命逃窜,那乌黑的脊背和黑白分明的肚皮,在清澈的江水中格外显眼。水蜈蚣、桃花虫、螃蟹各自找到了安乐窝,过着轻松而悠闲的日子。原来,宁静与祥和才是万溶江应有的状态。

以八公山为源头的万溶江,流过万古,流过蛮荒,之后流进了神话。传说苗族先祖蚩尤的第八子,为保护族人,顽强抵抗敌人入侵,死战不退,最后化成八公山,永远守护苗疆。壁立千仞,直上云霄的八公山,自诞生万溶江后,就做好了平平淡淡老去的准备。没想到苗族人一来,人间烟火日复一日兴盛,一代一代相传。在人间烟火的熏染下,八公山终于活成了神话,并由万溶江带向远方。

在崇山峻岭中斗折蛇行的万溶江,不知花了多少功夫,费了多大力气,用了多长时间,凿开了前行的通道。只见一条条岭坎从天上抛入江中,一面面山坡从云端滑落江畔,一壁壁悬崖从两岸拔地而起。这等气象居然是万溶江的水制造出来的。难以想象,万溶江的水是何等的强大与坚韧。

万溶江从江头流到江尾,七十多里水程皆有崇山峻岭紧紧相随。山脉山峰龙腾虎跃,气势雄浑。山坡山崖,自天而降,不可阻挡。岁去年来,万溶江的水不知流去几多,世界变迁不知几何,唯有群山岿然不动。

青草绿树却没有那么多的浓情蜜意。为在万溶江两岸扎根,草树们拉拉扯扯,挤挤搡搡,抢占立足之地,争夺阳光雨露,完全没有一点绅士风度。这么一来,两岸全是它们的身影,重重叠叠、密密麻麻,从水边蔓延到山脚,从山脚蔓延到山顶。悬岩乱石阻不住它们的信心,污泥烂沙拦不了它们的决心。

就是再贫再薄的土地,青松翠杉也能轻而易举立在山坡上,尽情地散发如波如浪的绿,把倾斜的山坡笼罩得风情万种。就是再陡再险的悬崖,也阻不住杂树灌木如履平地登上去,自由地释放蓬勃的生机,把坚硬的崖壁装扮得顾盼生辉。汪洋恣肆的野草,见缝插针,一发而不可收。遍地野草彻底把万溶江赶入绿海中,万溶江从此与绿为伴,寸步不离,生机无限。

依山而居,傍水而栖,凡万溶江浸润过的土地,房屋相连,鸡犬相闻。江两岸的山,山下的坪,凡容得下寨子立足的地方,皆被鱼鳞似的瓦片覆盖。瓦片底下,木柱、木梁、木板壁、木地板,横连竖接而成苗族人家世代栖居的木房子。千百年来,一代代苗族人在木房子里生长,又在木房子里老去。木房子新了旧,旧了新,始终是苗族人心灵的皈依。

苗族人世代接力,沿万溶江两岸垦土造田,饲养牲畜。他们的汗水变成了相连的水田,重叠的梯土。他们的汗水还变成了五谷杂粮,瓜果蔬菜。耕田挖土,栽菜种粮,日复一日。赶节赴会,唱歌跳舞,年复一年,万溶江的人间烟火生生不息。

山一程,水一程。紧赶慢赶的万溶江终于赶到了烟火璀璨之地。这里,有二十年里崛起的湘西高新区。这是一座高标准规划,高规格建设,道路宽敞,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新城。从新城穿过,高楼大厦的倒影挤满了江底,五颜六色的光影在水面浮沉,红男绿女于江畔卿卿我我。灯红酒绿阻不住前行的脚步,繁华如梦没能让江水作片刻停留,进城出城,万溶江水一如既往,来去匆匆。

离开新城的万溶江,一头扎进岁月深处。明朝的砖,清代的瓦,民国的石板,在乾州古城摆下纵横交错的队列,以庄重古朴的文庙,精美典雅的胡家塘,雄伟壮观的三门开以及民族英雄杨岳斌、罗荣光的门第,寻常人家鳞次栉比的庭院,迎接万溶江的到来。在民族危急,国家危亡之时,流离失所的同胞与乾州古城的居民,聚集万溶江畔,勇敢举起抗日救亡大旗,共同谱写了《万溶江之歌》,唱响救亡图存、奋勇杀敌的凯歌。

自从沾染人间烟火,万溶江有血有肉,有情有爱。


作者:龙清彰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