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罗应贵丨二哥在排绸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罗应贵

而今的吉首市镇溪街道砂子坳社区(原吉首市吉首乡砂子坳村),是我和大哥罗应成、二哥罗应富的祖居之地。“一唱雄鸡天下白”,我们在红旗下成长壮大。大哥参加了革命工作;我由省九师附小保送到省立九师(现吉大师院)读简师;二哥因父亲年老体弱便留在农村务农。二哥虽然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但他渴求文化,白天随父亲在田里干活,吃过晚饭后步行到距家五里之远的所里镇(现吉首老城区)上夜校,不畏艰辛,勇攀知识高峰。

1951年,吉首县完成土地改革,广大农民为了过上好日子,掀起农业互助合作高潮。二哥先在合作社当会计,后在当时的鸦溪乡政府当秘书。由于有文化,1958年他被吸收为国家干部,安排在吉首县委组织部供职。1968年6月,县委任命他为吉首县毛坪公社(现属马颈坳镇)革委会任第一副主任。由于认真履职,1970年9月调任吉首县排绸公社(现属于丹青镇)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当时正值全国农业学大寨高潮,他以身作则,团结党委一班人,带领广大农民,改天换地,为改变排绸公社落后面貌花费了心血,流下了汗水,收获了希望。

科学种田

1971年1月11至16日,吉首县委召开有公社书记参加的县委扩大会议,要求与会人员活学活用,做到人变地变产量变。要使产量变,就必须以大寨精神指导科学种田。

根据县委要求,二哥召开党委会,和党委一班人分析公社粮食生产上不去的原因,发现除了天灾人祸外,主要是粮食品种老化,耕作制度粗放,科学种田没有搞起来。于是他决心破除旧的耕作制度,大力提倡科学种田,推广新的生产技术。

他向群众大讲科学种田的好处,学习大寨人科学种田的精神。他带领公社党委一班人狠抓落实:首先,干部带头,改变过来刀耕火种的古老耕作方式。其次,在稻田耕作上实行五改:在稻谷品种上,改易倒伏的高秆老品种为不易倒伏的矮秆新品良种;干旱田改插迟熟品种为早熟品种;在育秧方式上,改大块水田育秧为温润分厢育秧;在插秧方式上,改甩手稀植插秧为扯绳或划厢插秧,合理密植;在施肥方式上,改化肥面施为化肥深施,合理用肥。旱土作物改迟播为早播,躲避干旱,确保丰收。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公社干部除了检查督促外,人人搞试验田,坚持典型引路,全面推广。作物“改制”面积占稻田总面积6200亩的70%。尽管当年受了旱灾,粮食比上年减产,但群众一致认为,如果不搞科学种田,粮食减产还要严重。1972年,尝到甜头的群众“改制”自觉性大大提高,面积超过80%。禾苗长势喜人,一派丰收景象。

农田基本建设

1971年12月8日至18日,吉首县委召开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后,二哥和党委一班人认真研究,总结历年来公社在粮食生产上的经验教训,决定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生产条件,确保全社粮食稳产高产。

他们对全社自然条件进行调查研究,作出工程规划,为当年秋后动工做准备。调查显示,该公社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处于横断山脉,中间有一条叫广群溪的小溪,流经广群、槐花、香花三个大队。丹青河流经社境南边的河坪大队。北有古丈河蓬河经山坪大队白洋溪生产队。全社6200亩稻田,80%是山坡梯田,缺水易旱,20%的稻田分布在阴山峡谷之中,易遭洪涝。加上冷水串流,不保肥,欠日照,产量低。2000多亩旱地,产量在两百斤左右。全社水利设施差,不能满足粮食生产所需。因此,旱灾和水涝是该社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他与党委一班人决定采取常年专业队施工与集中劳力突击相结合的办法,大战两个冬春。

这年秋后,公社党委召开生产队长以上干部会,与会人员人人表决心、提保证,全社61个生产队都行动起来了。公社党委包片,驻队干部和大队支部书记包队,公社干部每人每月参加集体劳动20天,劳动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民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由于农田基本建设行动快,声势大,队队开花。1974年春,吉首县在这里召开现场会,该项工作受到参会人员好评。两年苦战下来,该公社共修45座山塘,各队筹集资金购买柴油机20多台,致使70%的山坡梯田,基本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对近1500亩山冲溶田,共开排洪冷浸沟2000多米,基本解决山洪冲刷、冷水串灌问题。农田基本建设结出硕果。

架桥修路

交通闭塞是当时排绸公社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但要修公路,困难很大。首先,这里环境恶劣,地势北高南低,全长有百余里,且境内崇山峻岭,沟渠较多,工程艰巨。二是资金困难,修路谈何容易。尽管困难重重,二哥和党委一班人还是决心修路。他们计划先将公路修到公社机关所在地香花大队,这一段因为只有7.3公里,一年可修成。其他大队以后再修。

按照这个方案,需要在丹(青)潭(溪)公路中段建一座跨丹青河的石拱大桥。资金问题,主要靠用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975年8月大桥开工,县里派一名技术员作指导,先后拨了三万多元资金。同年11月,省委派“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进驻公社,并派几名队员协助工作。为解决资金缺口,公社党委发动群众上山砍毛竹和芭茅秆卖给供销社。工程进入紧张阶段的时候,技术员和测量仪器被抽走,给大桥施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然而负责建桥的施工人员,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以大寨人为榜样,继续施工。没有水准仪器和标尺,他们就用酒瓶灌水和木杆刻尺的方法来代替。省委工作队见后深受感动,立即派队员回省城原单位取来水准仪,确保工程施工。

1976年7月,大桥砌拱时,公社全体干部和省委工作队员全部上桥,分工把关安全与质量问题,与民工们通宵苦战,确保大桥按时如质安全合拢。经过一年大干苦干,一座长60多米、高40多米、载重20吨,桥面可并开两辆汽车的拱桥横跨在丹青河上。

1976年9月,排绸公路通车,公社没有举行仪式、没有鸣炮,只有从省城长沙中南矿冶学院开来的两辆解放牌卡车,为省委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运送行李通过。当汽车开到公社机关所在地香花大队时,社员们鼓掌欢迎,笑声震天。从此,排绸公社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

如今二哥已离开人世,但排绸的父老乡亲难忘他在那里的日日夜夜。

作者:罗应贵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