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客货邮”融合发展助力快递进村农产品出山
宋显金 林彬
8月14日,花垣县城乡公交驾驶员朱建军驾驶着“客货邮”车辆行驶在县城前往麻栗场镇的路上。
第一站停在了花垣镇窝勺社区“客货邮”服务站前。司机转交快递,窝勺社区“客货邮”服务站完成验货签收,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
“以前每次取快递还要再付一次钱。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取件又方便,不仅免费取快递,而且当天到县的快递,当天就可以送达乡镇,我们当天就可以取到快递。”村民李美英一边取快递一边感叹。
快递进村,特产出村,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花垣县通过“客货邮”模式,进一步整合客运、货运及邮政快递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共建、利益共赢,让村民在村内就可以收寄快递,助力农产品出山。
“最后一公里”,交邮融合、客货同网来破局
一大早,在花垣县“客货邮”县级分拣中心,随着一辆辆满载着快递包裹的物流车到来,分拣中心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物流车上的快递通过高效的自动化分拣系统扫描、录入、分拣到各乡镇对应的网格。
“目前我们分拣中心每天有六至七台民营快递车辆进岗分拣,每天分拣到中午一点钟左右,再由各乡镇班线及专用车辆运送到各乡镇村服务站点。”花垣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天约有2.5万至3万件快递在这里完成分拣。每日约3000件快递在完成分拣后,搭乘着“客货邮”车辆送到沿线的各乡镇村服务站。
良好的交通运输路网,不仅是连接城乡的纽带,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近年来,花垣县积极探索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新经验新模式,打造“通达、便捷、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起“11432”(即1个机场、1条高铁、4条高速、3条国道、2条省道)快捷通畅立体交通外联大通道。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以村寨为节点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实现205个建制村全部通客班车,县到乡镇通客车率100%,建制村通客车率100%。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2023年,花垣县交通运输局牵头组织花垣邮政公司、花垣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交邮资源整合,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网,以“邮政三通一达一兔一优”物流快递资源为基础的“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城乡公交一车多用、综合服务站一点多能、客车驾驶员一人多岗和客运线路一线多运的“四个一”机制。公交车经过特殊改装,车辆后部划出了物流存放区,人、货分离,既保证了运送安全,又充分利用了交通资源。
分拣中心高效运转,县乡村三级网络全覆盖
为了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花垣县提质改造了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仓储面积1980平方米的全县物流集散枢纽中心,配备43名管理及工作人员。该中心融合了现有的快递分拣中心和邮政分拣中心,对所有“下乡快件”进行集中分拣,通过县乡村三级网络,实现了快递当日到达。
“我们从2023年11月份就开始创建‘客货邮’融合发展,目前已与邮政、中通、圆通、申通、韵达、极兔、优速7家公司进行合作。运行半年来,群众反映良好,货物从县级分拣中心出来以后,可以直达村一级的末端网点上,实现了从村里就可以实现收货和发货,有效杜绝了二次收费的现象。”花垣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一举措不仅缩短了物流时间,还降低了物流成本。
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在乡镇层面,花垣县新建了5个乡镇农村客运站,另对7个原乡镇农村客运站进行提质改造,实现了全县12个乡镇运输服务站全覆盖。
这些站点配备了快递分拣设备、临时仓库等专用物流设备,实现了县乡快捷中转。同时,花垣县还合理利用村邮站、农村综合服务平台、邮政综合服务平台等设施,对村级物流服务点进行标准化改造,已建成覆盖全域的164个村级配送网点。这些网点成为连接城乡的“毛细血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寄递服务。截至今年7月底,已累计配送乡镇下行快递54.5万余件。
民乐镇民河社区村民吴仕文、吴清泉父子通过养猪、熏制腊味,再通过物流快递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到30余万元,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现在邮政可以到家里来接货,我们一天要销上几百公斤的腊肉。”吴仕文告诉笔者,“客货邮”融合发展解决了寄递“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特产品销往各地成为现实。
“我们将对全县164个站点进行提质,利用我们的电商、直播等相关平台,让优势农特产品走出去,助力群众增收、产业增效,走出一条‘客货邮’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花垣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