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胡红丨吉首米粉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胡红

名声在外的米粉很多,且不说云南过桥米线,也不论重庆酸辣粉、砂锅粉,仅放眼湖湘,声名响亮的就有长沙和记米粉、常德津市牛肉粉等。但在我心里,总也比不上家乡吉首的米粉香,比不得家乡的米粉有嚼头。

外出求学那些年,最盼望就是放假回家,下了火车,天还没有亮透,拖着大包小包,即便一身狼狈不堪,仍直奔米粉店而去。吉首米粉,是我多年抹不去的特殊情结。

自记事起,米粉就是我的保留节目。最早可以追溯到学前年龄,那时随爷爷奶奶一起住在桐油坪的党校大院,食堂大师傅的包点做得地道,可我却忠于米粉。小学时,米粉曾一度从我的食谱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准备的营养早餐。当时我挺困惑:米粉难道就不属于“营养早餐”?中学六年,记忆中学校的米粉曾被大家戏称为“钢丝粉”,而我觉得用“好筋道”形容或许更为贴切。米粉常常是掉在地上就弹起老高,即使这样,也丝毫不减我对它的热情。大学四年离开吉首,本以为会戒掉“粉瘾”,却发现原来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吉首城中,星罗密布的米粉店就像散落的珍珠,分布在大街小巷,一条不足百米的街上开上两三家也是常事。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粉香也不怕巷子深,各具特色的小店即便深藏街巷也尽人皆知。

吉首米粉,且不说味道如何,单看样子也会让你垂涎三尺。红的红得透亮,白的白得纯净,绿的绿得透亮,满满一大碗,展示着湘西人民的豪爽。

米粉的供应是固定的,每天天蒙蒙亮,送粉的师傅就开始活跃在小城的各条街道。米粉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粉的嚼头,绵而无劲的米粉吃起来味同嚼蜡,硬而难嚼的米粉则会被称为“钢丝”,因此,米粉的韧劲需要恰到好处。

米粉送到后,先放入清水中浸泡,泡去米粉表面的浮衣,这道工序便完成了。热气腾腾的骨头汤,香味四溢的臊子,在香气与朝雾的融合里,小店开张了。

米粉的味儿出在臊子上,臊子的好坏浓淡直接影响着米粉的色香味。这道工序对米粉店来说可谓五花八门、各显神通。但凡你能想到的,大都可以一饱口福:肉丝、肉末、肉片、猪肚、猪脚、排骨、猪杂、肥肠、牛肉、牛肚、牛杂、鸡肉、三鲜……稀罕一点的还有鸽子肉。至于炒制方法,那可就是八仙过海了,同样一种臊子还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细细品就能品出七滋八味儿来。

晨曦中,小店迎来第一位顾客,碗里已经放好了姜葱蒜,添上了油盐酱,米粉也已经用特制的竹勺在翻滚的开水中烫过了,客人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要什么臊子才好。是啊,牛肉,排骨,酸辣肉丝……哪一样都想吃,虽说可以每天换着花样吃,却总是觉得每天的感觉都不一样。还是老板娘善解人意,建议每样都来上一点,客人这才心满意足地坐到桌旁去了。

桌上的东西也不逊色,酸豆角、酸辣椒、醋萝卜丁、大蒜瓣儿,还有老板秘制的火烧辣椒是必不可少。当然,大多数地道的吉首人一定还要给米粉加上一点地道的河溪香醋。不喜欢在米粉里面放汤的,可以再拿个小碗盛上一碗骨头汤,翠绿的小葱,加上一层细细的香油,腾腾的蒸汽模糊了你的眼睛,也唤起了你的幸福,生活就在这一刻得到熨帖与满足。

一天之计在于晨,吃上一顿美美的早餐,这一天的精神气儿就上来了,心满意足地抹抹嘴,各奔各的事儿去了。

从祖父到父辈再到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走遍千山万水,都不会忘记吉首米粉香,不会忘记这独属家乡的烟火味道。

作者:胡红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