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军作品一《泸溪涉江楼》
作品二《猴儿鼓》
文/图 胡灵芝
生活,一半是柴米油盐,一半是星辰大海。
在王志军的眼里,踏虎凿花就是他的星辰大海。
一
1972年出生的王志军是泸溪县武溪镇人。他犹记得初见踏虎凿花时的那份欣喜。
那时,他从泸溪县百纺公司下岗了好几年,历经了失业的阵痛和再创业的艰辛,在菜市场经营着一家小店,销售百货和服装。30多岁的他一天天忙碌着,为一家老小的生计,早已忘记了在时间的彼岸里,自己也曾是那个有着诗和远方的人。
那天,王志军像往常一样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那条通向沅江的街巷。不经意间,他看见一家小店里展示着踏花凿花作品,那幅栩栩如生的《盘瓠与辛女》和生动有趣的《迎亲图》吸引着他走了进去。那圆如秋月、尖若麦芒的、方似青砖的线条,那大如簸箕、细比蝉翼、小似针尖的花样,只一瞥便让他再也挪不开眼。凝视着这些作品,他想起了初中时看到黄靠天大师踏虎凿花作品时的惊叹,想起了年少时对于艺术的追求。踏虎凿花以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再一次温柔地击中了一个历经生活磨砺的中年男人的心灵,那已然枯萎的艺术梦想似乎跨过柴米油盐开始抽枝发芽了。
二
那家小店变成了有魔力的地方。
王志军一有时间就泡在小店里,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贵军老师了解并学习踏虎凿花。
“三角坪的凿花郎,挑着担子走四方。人间辛苦都吃尽,风风雨雨走他乡。”在杨贵军的讲述里,王志军仿佛走过踏虎凿花的前世今生。这一门技艺发端于乡野之踏虎,萌念于黎民之凿钱,迥异于北方之剪纸。自清乾隆年间,踏虎的“花客”就以凿花为业,其手摇花铃,肩挑蔑箱,翻山越岭,走乡串寨,将剪凿出的花样兜售给更多远方的人们。作家沈从文亦惊叹,一方小小的凿花在方寸之间显乾坤,将一个民族的内质和审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听着这些故事,王志军的心亦如踏虎凿花作品一般生机盎然起来。
无数次,王志军站在杨贵军的身后,看着他手刻刀,在蜡板上弯、转、提、点,刀随意走,点线交融,方圆得当,作品丝丝入扣,不露刀痕。在观摩和学习后,他想着终是有一方江湖任自己挥洒才华了。
他神情专注,在简陋的工作台前刻凿走刀,纸转图移,剥揭花样,从生疏到熟练,王志军花了三天时间完成了第一幅作品。杨贵军看后称赞他有天赋,只需勤加练习,不断精进技艺。
三
一转眼,四年的时间过去了。
王志军实现了从起初时的无从下手到自己设计图案、自己完成作品的华丽蜕变。
在他的心里,踏虎凿花不仅仅是剪纸的世界,更是洁净的世界。白天他赚取银两养家糊口,夜晚他一人一桌一椅一剪在凿花的世界里遨游,在凿刻之间得到心灵的澄净。
他行走在湘西,把独具风情的猴儿鼓深深地刻印在心间,设计成图样,通过线条粗细变化、长短组合、疏密处理,突出阴刻和阳刻的刀法,并结合点面塑造人物,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湘西猴儿鼓绘声绘色,活泼美妙的艺术形象。
“创作涉江楼我花费了两个月时间。”在王志军的心里,故乡的山水最为动人。他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涉江楼,最后选择了从侧面体现沅江之上的涉江楼和十里画壁。他一遍一遍地画,一遍一遍地调整设计,然后再进行凿刻。他运用长短线条和波点结合体现沅江的波光粼粼;运用留白的手法和黑白关系体现十里画壁的鬼斧神工;运用阴刻和阳刻体现涉江楼的巍峨,当最后一刀凿刻完,时间似乎静止不动了,他的眼里只有那清波拂面,天地千年如斯。
谈及今后的路,王志军坦言,要沉下心去向黄靠天、杨贵军那一代又一代凿花大师学习,一刀惊日月,方寸显乾坤。自己更要多创作作品,凿出鲜活生动的花样,凿出神秘湘西的万种风情,凿出平凡日子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