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市
吉首:一座有温度的“好人之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团结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向军 刘婧丽 通讯员 赵欢 段锦仪 何鑫

一座城市的温度,不在于高楼大厦的多少,而在于城市中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时光投射着吉首这座城市温度的点滴——或是为了一句嘱托,两代人接续传承,71载义务护墓;或是19年的爱心送考,7年的“护学”;或是拿出全部年货只为冰雪天气滞留群众有口热饭吃的社区居民……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他们总是带着真诚的笑容,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与关怀,就如同一束束温暖的阳光,驱散着生活的阴霾,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他们的付出看似微不足道,却如点点繁星,汇聚成璀璨的星河,温暖着整个城市。

民生情怀,让城市更温暖

每天下午5时,吉首市马颈坳镇新湾村的菜农便开始在公交招呼站集结。傍晚6时左右,15路末班公交车将把他们带到15公里外的吉首市城区八月楼市场。

刚下车,一包包新鲜蔬菜就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称重、付款,不到十分钟就销售一空。从村里坐公交到市场卖完菜,不到一个小时就赚到了“真金白银”,菜农们笑得合不拢嘴。

事实上,他们坐公交去卖菜的时间并不长。几个月前,他们进城卖菜,要么几个邻居拼一辆小货车,要么骑着三轮车去。如今,连人带菜只要花费10元左右,公交车30分钟就抵达了目的地。从拼车进城、通宵等待,到低廉的票价,到落地就有买家,拥有一席之地摆摊儿,这个转变发生在今年。

新湾村有75个蔬菜种植户。两年前,这里就通了公交车,这让菜农进城卖菜有了新选择,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公交车虽然能进城,但是终点站距离菜市场还有一公里多的路程。为了解决菜农们的卖菜难题,吉首市交通、公交、驻村工作队等多个单位形成合力,由市财政拿出一定资金补贴最后一公里,最终决定在原有15路公交车的基础上延伸一公里到吉首市八月楼市场。公交车每天一趟,每晚6时发车,票价2元,每袋蔬菜加收一元费用。

为方便群众,今年7月,吉首市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根据城区不同路段的人流量、车流量以及附近居民购物时间等因素,精心选点布局,设立了潮汐摊区,为销售本地水果蔬菜的零散摊贩提供了稳定的销售地点。 一条条卖菜专线,折射出的是民生温度,更是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

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的还有旧貌换新颜的老旧小区改造,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更加井然的停车、出行、排队秩序,更加规范、友好的窗口服务,和人们更加平和有礼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城市更加深厚的爱意。目前,吉首市已完成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4个,改造老旧小区388个,改造总户数35047户;新建标准化停车场68个,新增停车位4800余个。

志愿服务,让生活更温润

城市的温度,体现在文明力量的滋养中。

“我家电风扇坏了”“我这把刀有点钝了”……每个月,吉首市镇溪街道砂子坳社区碧桂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贴心服务日”便民志愿服务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小幸福”。

石家冲街道寨阳村农民书法家杨再喜,暑假期间开展书法培训公益课堂;荣昌坪社区居民、77岁的“银发”志愿者曾运钦,每天到社区报到,准时“上岗”,主动找活儿。

“苗鼓传习队”“周末公益课堂”“青力护苗”“生命关怀”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千家万户……

“我宣誓,我自愿参加吉首市第十九届爱心送考,并承诺在高考期间,免费接送考生,给考生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19年的“爱心送考”活动,志愿者们用行动护航高考。

“小朋友,过马路慢点。”“师傅,麻烦您让孩子和家长先过马路。”吉首市交警吴丹和队员们,每天上下学高峰时期,轮班来到吉首市第八小学开展“护学”工作。由25名女警组成的“女子护学岗”,2017年成立至今已有7年了,护学岗执勤人员1.5万余人次,出警次数2700次,志愿服务4200小时,成为车水马龙中的美丽“风景”。

近年来,吉首市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如今,“爱心送考”“女子护学岗” “启明工作室” “文明交通劝导”“爱心拼百分”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如一颗“种子”根植于广袤大地。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捐资,汇集成100%的爱心献给群众,截至目前,累计集中帮扶困难群众1.7万余户,帮扶资金849万余元。

以人为本的关怀,在志愿服务驿站里清晰可见。为加大对快递小哥、城市环卫工、市政工人等户外劳动者的关心关爱,吉首市全面推进打造志愿服务驿站,通过强化全覆盖、提供多元化全天候服务,进一步做细做实群众服务工作,持续提升城市温度。“有了这个驿站,天冷的时候有歇歇脚、喝热水的地方,真是为我们这些户外劳动者解决了大难题。”环卫工人彭大姐高兴地说。

近年来,吉首市积极探索创新,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主线,整合阵地资源,规范建设标准,健全运行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协同运行的1个中心、12个所、152个站及增设实践点的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载体,建立治安巡逻、风气监督、环境清洁、文化传承、文艺宣传、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队1472支,注册志愿者达5.77万名,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阵地“全覆盖”。为民、惠民、利民的文明城市创建,创出了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温暖之城。

好人善举,让家乡更温馨

城市的温度,更体现在“城”与“人”的双向奔赴里。吉首的温度,可观可感,见之于一城好人群像。

“张仁旺不计个人得失,20多年坚持看护烈士公墓,只因承诺了最初的守墓人,获评第二届湖南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妈妈,这也太感人了。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开学前夕,6岁的豆豆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好人广场”,上好“开学第一课”。

2024年,因为修建大兴寨水库的需要,大龙村村民龙宏清家需要举家搬迁,但母亲为了丈夫去世前的一句嘱托,始终不肯离开。73年前,解放军二十二团的三名战士剿匪牺牲,龙宏清的父亲生前一直为他们守墓,临终前交代老伴儿“一定要守护好烈士墓。”为了这句嘱托,母亲一直不肯搬离,直到龙宏清承诺和妻子住在墓地旁的小木房子里,一直守护他们,才肯签下搬迁协议。

今年7月,吉首市委政法委为张崇琪颁发了《见义勇为确认证书》和奖金。2022年12月30日晚上8时左右,相约一起庆祝“阳康”的张崇琪与张雨婷、谭心贻,在听到“有老人掉进河里”的呼叫声后,没有丝毫犹豫,便跳下了冰冷的河水里,合力救起了老人。

今年年初,一场大雪,阻挡了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高速公路上滞留的人们也牵动着吉首人的心,吉首市民李生花等6个家庭自发组织起来,为滞留乘客送饭送菜,送去人间温情。6人获评湘西州2024年第一季度“湘西好人”。在分享会上李生花说:“凡人善举,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吉首的温暖。”

助人于困境,吉首这座“好人之城”再度被凡人善举闪亮标注。一张张平凡的面孔,汇聚成闪耀道德光芒的最美群像。满满的正能量,突破群体、地域、行业的拘囿,传承、催生一片美丽的风景。近年来,全市共126人获得最美系列、各级道德模范、“好人”等荣誉称号。

放大道德典型的感召力、感染力,吉首市通过多种途径,让“好人”成为城市“最亮的星”:道德讲堂常态化宣讲好人事迹,每年举办“交流活动”、事迹巡讲、身边好人展览等活动,让好人好事进乡村、社区、学校;善行义举榜遍布城乡,“好人公园”“好人长廊”“好人桥”成为全市寻常风景……

让好人有好报,吉首市对生活困难的道德典型落实日常生活关爱、医疗绿色通道、年终资金帮扶等关爱措施,为“好人”解除后顾之忧,激励更多市民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

一树春风千万枝。文明,赋予这座城市更深沉的美。历经多年努力,吉首这座充满温度的城市,不断拉长表彰名单,一桩桩感人肺腑的凡人善举,为吉首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写下了生动篇章。

因为有了好人,城市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森林,而是一个充满温暖与爱的大家庭。他们用自己的善良、勇敢和奉献,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和希望。让我们向这些好人致敬,学习他们的善良与奉献精神。让我们也成为好人中的一员,用自己的爱去温暖这座城市,让它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有了好人,城市更有温度;有了温度,城市更加美丽。

作者:向军 刘婧丽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