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刘伟丨水田山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伟

“水田山货”一语三关,一指凤凰县水打田乡及周边乡镇土特产;二指水里游、田里种、山里长的各类吃食;三指农产品品牌。饮食名家张起钧在《烹调原理》一书提示:“由于牌子老,宣传久,因而知名度大,价钱也高,实际却不一定好。反之有些异军突起的新货,不出名,价钱低。而货却真好。”“水田山货”即为平民食品,拉杂记之,以供寻味。

马口鱼

水打田乡属山区,凤凰第二大河流白泥江横贯南北。大小溪流纵横交错,为鱼虾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鲤鱼、青鱼、草鱼、鲫鱼、鲢鱼等游弋其中。马口鱼(当地人叫公的为“叉丝公”,母的为“泡花子”)最为常见。《辞海》载:“银灰带红色,具蓝色横纹。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生活于溪流中。为普通小型食用鱼类。”凤凰谜语“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无眉毛”,多指马口鱼。

夏秋两季,马口鱼增多,有的村民会架起大锅,柴烧旺火,再把洗净的鱼放入锅中炸。炸鱼很考验用油手艺(需懂沸油、热油、温油的分别)。炸鱼最好用猪油。因为菜油易焦,猪油色泽更亮。

炸好的马口鱼可与紫红椒或酸辣子同炒,不加葱、糖等佐料,是为保持鱼之原味。马口鱼刺不多不粗,夹几只放在碗里,人人吃得笑逐颜开,有的甚至连刺也一同咽下了。

乌脚鸡

鱼以外鲜美之品,要算鸡和鸭。凤凰乡下流传一句字谜:“尖嘴竹叶脚,扁嘴蒲扇脚。”前一句指鸡,后一句指鸭。水打田乡的村民爱用稻谷、苞谷等散养乌脚鸡,因没使用饲料,所以色白味嫩,嚼之无渣。

乌脚鸡可炒。先将鸡砍成块,倒油开大火,放入花椒、生姜等佐料,爆炒后加水熬煮。收汤是炒鸡的关键一环,汤多则味道不浓。这时需再烧大火,尽快减少些汤。收汤后,加辣椒、蒜葱以入味增色。

乌脚鸡也可炖。鸡先焯水,接着油锅略炸,炒出香味。电锅里放入生姜、花椒、食盐、生抽、老抽等,再加过滤水(避免自来水异味),与鸡同炖一小时左右即可。

最妙的是炖整只乌脚鸡。鸡被炖熟上桌,用剪刀剪,或撕成条。这是家庭聚餐,一道很好的下饭菜。鸡汤营养价值极高。粉条(面条)、蘑菇等与鸡汤同煮,软滑爽口,微带香气,十分别致。

麻鸭

麻鸭(方言“麻阿”)素有“禽中明珠”之称。麻鸭体型小巧,性情温和,行动敏捷,喜在溪水觅食,圈养放养皆宜。

麻鸭的羽毛土黄中夹杂黑白二色,斑斑点点,故而得名。成鸭体重一般五斤左右,躯体狭长,蛇头饱眼,嘴长颈细,背平腹大,臀部丰满下垂,站立或行走时躯体向前昂展,给人滑稽可爱之感。

凤凰有句俗语:“香油炒韭菜,各人心中爱。”吃麻鸭也是如此。有人喜红烧,有人好清炖,有人爱爆炒。这些多样做法使麻鸭在夏秋两季被奉为待客首选。水打田人喜欢过五月半、七月半(俗称“过月半”),对其重视程度超过端午、中秋,仅次于春节。“鸭”谐音“压”,据传吃鸭子是为压住鬼魂。

奇怪的是,当地人“过月半”不是五月十五、七月十五,而是五月十一、七月十一。这或许与逢农历一、六赶集有关。因为赶集有利购物,方便买只麻鸭回家宰杀。尤其是中元节(又叫“鬼节”)前几天,农贸市场“嘎嘎嘎”的叫声,以及锅盖里飘出的鸭肉香,增添了缅怀、喜庆的氛围。

乡里猪

“无豕不成家”。旧时乡下几乎家家户户养猪。每到腊月天蒙蒙亮,总能听到尖锐刺耳的猪叫声。那是村民在杀年猪。杀年猪需几家人相邀忙活。晚餐往往“就汤下面”,几乎做成了全猪席。猪腰子、猪肚子、猪肠子、猪血煮白菜、酸辣子炒猪肝,等等,纷纷上桌,热气腾腾,肉香触鼻。

猪与家息息相关,所以菜品很多,腊肉、圆子(丸子)、红烧肉、粉蒸肉、排骨汤……最常见的是青椒炒肉丝。这道家常菜炒法简单,不可忽视的是刀法:肉要横丝切(从肉的纹丝垂直方向下刀),以便于嫩而好咬。

猪肉首选散养猪,尽量避免规模圈养的饲料猪。散养猪通常生活在户外或半户外,主要以五谷杂粮、野草为食,加上活动范围宽,故瘦肉比重高,肉质紧实,口感更好。说白了就是散养猪非常鲜活。由此推之,现杀现宰的猪肉肯定胜过储藏多日的冻肉。可见一切菜肴,固然有赖于手艺,实则材料更为重要。

紫红椒

旧时凤凰人喜欢猜谜语。有人问:“紫嘎哩(嘎哩是方言‘很’的意思),红嘎哩,伢崽呷了哭嘎哩。打一蔬菜?”谜底便是紫红椒。

水打田人自古习惯种紫红椒。这类辣椒通常春天育苗栽培,未熟时呈绿色,成熟后紫红相间。新鲜紫红椒是炒肉丝、回锅肉、煮豆腐干等菜肴很好配料。紫红椒一般批量成熟,易腐易烂。因此必须现摘现晒,再加工成辣椒段、辣椒粉等调味品,放入塑料袋能备一年之用。

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季节。除了紫红椒外,夏末秋初常见的蔬菜还有白长豆荚、白苦瓜、空心菜、小白菜、茄子、丝瓜、黄豆,等等。这些菜在马路摊点、商店超市均有不错销量。

蔬菜虽然炒法简单,但也讲究技巧。除大多需旺火爆炒外,把握的关键点是,无论煮或炒,都要半生不熟。这样才不失其脆。

有趣的是,凤凰歇后语、童谣也常提及这些时令菜。如,“炒囵(整个)茄子——冇透油盐”“丝瓜打汤嫩嫣嫣”“小小豆子圆又圆,打个豆腐卖个钱。锅子大,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

枞菌

水打田乡处于丘陵峡谷地带,兼有红沙、黄沙两种土质,适宜草木生长。枞树是当地常见树种。“菌中之王”“素中之荤”的枞(方言音“穷”)菌便长在枞树林里。只要雨水充沛、温度适宜,农历三月至十月都能长枞菌,尤其一阵雨一阵晴,更能促其疯长。

枞菌炒肉是上好的待客菜,吃过的人均连连叫好。枞菌保鲜性差,不放冰箱两三天便腐烂。若捡的枞菌很多,大多用来炸菌油。菌油比菜油、猪油珍贵,也味美得多。炒菜或吃粉面,添点菌油更是异香满室、令人回味。

我的一个学生是捡枞菌狂热粉,从小喜欢捡,现在当老师依然热爱。有天下大雨,她在朋友圈发捡枞菌照片。我大惑不解留言:“大雨天居然捡枞菌?”她回复:“雨越大越凉快,越好捡蘑菇,还不被蚊子咬。”更令人惊讶的是,她一家人去丽江旅游,居然路边临时停车,高兴地上山捡菌子去了。

作者:刘伟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