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彭武长丨套斑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彭武长

小时候最有趣的事是套斑鸡。

我的老家位于永顺老司城下游不远处,是一个森林繁茂、物种丰富的土家族村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下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也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套斑鸡就成了我和小伙伴们十分有趣的娱乐项目,也是改善生活打牙祭的好机会。

斑鸡是家乡人对这种鸟的俗称,学名叫斑鸠。其身形圆润,状如鸽子,褐色羽毛,并因脖子后面有白色或黄褐色的斑点而得名。斑鸡容貌可爱,鸣唱清越,聪明机灵,行动敏捷,品质高标,是祥瑞之鸟。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在《白鸠讴》中赞道:“斑斑者鸠,爰素其质。昔翔殷邦,今为魏出,朱目丹趾,灵姿诡类,载飞载鸣,彰我皇懿。”

王维《春中田园作》中有一句:“屋上春鸠鸣,村中杏花白。”每年随着春天的到来,斑鸡也开始活跃起来,常常会在屋后的竹园和屋旁的油茶林中引吭高歌:咕—咕—咕咕,整个山寨都沉浸在那朴素简单而又宛转悠扬的曲调里。山寨的桃花、杏花、梨花、李花仿佛是听着这曲调,次第开放了。我和小伙伴的套斑鸡活动也就开始了。

老家将各种诱捕斑鸡的方法都称为套斑鸡,有用棕丝套的,有用竹筛罩的,有用陷阱钓的,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方法。无论什么方法,都是由斑鸠的习性所决定,一方面斑鸡多以群体活动,在老家的林间、草地、树梢甚至屋檐下都能见到。另一方面,斑鸡不挑食,稻谷、苞谷、小米、高梁、豆类、果实和昆虫都是它的美味佳肴。

我和小伙伴套斑鸡使用最多的方法是用竹筛罩。装备比较简单易得,一个大竹筛和与其直径同长的硬木板、少许食料、一根细长麻绳、一节小木棍足矣。在斑鸡经常落脚的地方架上筛子,筛子上塌上硬木板,用小木棍将竹筛的一端支起约一尺高,筛子内外撒些食料做诱饵,把麻绳一头捆在木棍上,另一头拿到十多米外的隐藏处,待斑鸡寻食钻入筛中,再用力将绳子一拉,小木棍支撑的竹筛倒塌,觅食的斑鸡便被罩在筛子里了。这种方法简单,但人要随时守候,而且得躲在障碍物后拉绳,稍不留神被斑鸡察觉,斑鸡就会飞走了。若斑鸡进了筛,拉绳的力度过大,筛子会扯翻,拉绳的力度过小,筛子又没有倒下,常常错失良机。为了提高效果,我们便向套斑鸡老手学习自动落筛的办法。截一根直径约二寸左右,长一尺左右的竹筒,在其基部二三寸处打一个直径一寸多的小孔,顶部开一个一寸多的槽,用一块竹片放在槽内,一头支撑竹筛,另一端吊一根麻线,下端联结一根筷子粗的竹棒,竹棒穿过竹筒的小孔,在前端捆上一块长四五寸、宽三四寸的篾片,用于撒放食料。当班鸡钻进筛子啄篾片上的食物时,篾片振动,筛子会自动倒塌,斑鸡就会被稳稳地罩在筛子里了。

雪天最容易套斑鸡。因此我和小伙伴最盼的是下雪,那时下雪比现在多,雪地里套斑鸡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对于斑鸡而言,大雪覆盖,埋没了它的食源,一旦遇上食物,就会奋不顾身,落入圈套。

雪地里套斑鸡我们一般都是采用棕丝套。套是用几根棕丝,把它们在大腿上搓成一股,挽成手镯大小的线圈,找一块杉木板,用锥子在木板上钻上小孔,把棉花嚼成小棉球,用棉球压住棕丝圈一端,再用锥子把棕丝圈通过棉球植入木板小孔,让棕丝圈牢牢地固定在木板上。一般一块木板固定7—9个套。

套斑鸡最好选择天刚蒙蒙亮,林中雾气弥漫,斑鸡看不清棕褐色的圈套才容易上套。冬天的五更天天还黑着,我们几个小伙伴就起床了。出门时,正如郑板桥笔下“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的情景。我们一手提着套鸟板,一手提着鸟笼,衣兜里装上几把小米,陆陆续续地来到山寨东边的油茶山里,每人各到一处,用脚刨开一片雪,将套鸟板埋好,再用土盖实小木板,在套鸟板上撒上小米作诱饵,然后撤离到一二十米远的大树后面埋伏,等待斑鸡入套。

饿急了的斑鸡急于觅食,一般不会多久,放套的地方便会飞来几只斑鸡,蹦蹦跳跳,咕咕—咕咕地叫着,东张西望,寻找食物,当然小木板上的小米极具诱惑力,很快就有斑鸡在扑腾,斑鸡上套了……

斑鸠是吉祥鸟。“鸠”者,“九”也、“久”也,寓意健康长寿,是祝寿贺礼佳品。我记得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放秋季农忙假,恰逢寨上隔房帕铺(爷爷)过七十大寿,我爹叫我邀两个堂兄去套斑鸡祝寿。那天吃过早饭,我们三兄弟各自提上一个大竹筛,一块硬木板,一个自制的竹筒支筛机关,衣兜里装些小米和绿豆,挎上一个布袋,直奔寨东边名叫且枯的油茶山。在茶林中,我们分别找了一块荒坪作为套鸟的场地。我把架筛的地方稍作整理,安上筛套,在筛子里的竹篾片上及筛子里外撒上一点小米和绿豆后,退到距套二十几米的山坡上的一块大石头后面躲了起来,静待斑鸡入套。

不一会儿,一只斑鸡飞来了,东瞧瞧,西望望,见到了筛子外面的绿豆和小米,瞅瞅四下无人,便试着啄了几粒,兴奋地咕咕、咕咕直叫,呼唤同伴共享。它的同伴得到信息后,接二连三地从树上飞了下来,一共飞来了十几只,一阵“叽里咕噜”商议后,便蹦蹦跳跳地往筛子边上蹭,抢着吃筛子外面的绿豆和小米。筛子外面的吃完了,开始将脑袋伸进筛子里面一粒一粒地啄食,能够着的吃完了,先来的吃饱了,扑棱棱地振着翅膀飞走了,剩下的几只再次东张西望查看周边环境,确认没有什么危险后,钻进筛子里面啄食竹篾片上的绿豆和小米,当啄下二三口,竹篾片一振动,筛子随即垮塌,有的斑鸡见大事不妙逃飞了。我见筛子垮了,迅速跑到筛边,见有两只斑鸡被稳稳地罩在筛子里。我赶紧找些稻草把筛子四周围起来,用脚踏紧,只留下一个口子,然后用袋子对准口子,用手在筛子边一敲打,受到惊吓的斑鸡就钻进口袋里了……

斑鸡是很机灵的,同一个地方绝不会上第二次当,一处得手后,战场就得转移到距此地比较远的另一个地方。太阳当顶了,斑鸡也歇息了,我们兄弟仨集合一计数,捕获了十来只斑鸡。我们兴高采烈地提着斑鸡给帕铺贺寿,他老人家见到寓意深长的寿礼十分高兴,前来贺寿的全寨老小也对我们夸奖不已。

在过去那艰苦的年代,斑鸡也是大家偶尔改善生活打牙祭的食材。家中烹饪斑鸡,俺娘一般做成红烧。当一大碗热气腾腾、色泽诱人、香酥可口的斑鸡端上桌,饥肠辘辘的我早已垂涎欲滴,欲罢不能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考学离开老家后再也没有套斑鸡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为了取乐,为了贪嘴,套了不少斑鸡,深深感到自责。斑鸡这一神鸟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和睦共处,不离不弃,共同守护美丽的家园,我们的确不应伤害它们。好在时代进步了,人们生活富裕了,国家加强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湖南省已将斑鸡列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老家再也没有人套斑鸡了。现在老家山更绿、树更茂、鸟更旺、人更富,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作者:彭武长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