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大家长”与“多面手”——古丈县古阳镇古丈坪社区工作者的故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刘娜

古丈坪社区是古丈县最大的民族杂居社区,户籍人口2916户9841人,社区党总支下辖城东、城中、城北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35名。由于社区地域广、社情民情复杂,社区工作者不仅要有专业的实务能力,还要具备极高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在古丈坪社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是基层工作的“多面手”。

守大护小的“大家长”

9月的一天,秋日的阳光穿过民房的缝隙,在社区后街的一条居民小道上留下斑驳的印记。刘立新一行人步履匆匆地穿过小道,赶往社区居民鲁德花家中走访慰问,兑现“微心愿”。

“刘书记,进来坐坐。”“刘书记,又去哪儿忙呢?”沿途不断有群众和刘立新打招呼,他一边走,一边回应着。

刘立新是古丈坪社区党总支书记,15年来,他走遍了社区的大街小巷,与社区的居民成了老熟人。

“快进屋坐,又给你们添麻烦了。”许是听到了声音,鲁德花满脸笑容地迎了出来。

“你们老两口身体还好吗?小儿子的病情可有反复?孙子孙女学习怎么样?”一进门,刘立新就与鲁德花拉起了家常,详细了解他们近期生活情况。

鲁德花今年62岁,丈夫杨敬福69岁,夫妻俩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丧失听力,离异后带着一子一女生活。小儿子患有精神疾病,需长期住院治疗。这些沉重的负担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全家人喘不过气来。

为此,社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给予帮扶,按规定为其小儿子办理了低保。“多亏了这些好政策,帮我家减轻了经济负担。”鲁德花感激地说。

为更好地帮扶残疾人家庭、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近年来古丈坪社区充分发挥“五社联动”的积极作用,持续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五社联动”是指由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五大力量共同组成的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刘立新表示,“五社联动”作为社区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其核心在于整合这五种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提升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社区工作没有捷径,靠的就是心细腿勤,以心换心。多和群众聊一聊,多去社区转一转,心里才有数。”刘立新说。在他看来,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而他作为这个家的“大家长”,就是要护好居民“小家”,守好社区“大家”。

基层工作的“多面手”

从城北党支部书记到社区“执委妈妈队”的负责人,李冬梅已经习惯自己的多重身份,她说:“既要做好党务工作,又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社区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成立了8支志愿服务队,“执委妈妈队”就是其中之一。这支由15名妇女组成的队伍常年活跃在社区,常态化开展走访关爱工作,为社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温暖、贴心的帮助,还会与妇联系统、职能部门、社会力量多方协同联动,开展防溺水、防性侵专题知识讲座,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不仅要帮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改善物质生活,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有需要,我们会邀请专业人士为孩子提供心理疏导。”李冬梅说。在帮助孩子们的过程中,她发现孩子有“心事”,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安抚他们的情绪。

见到尚煜坤的时候,他正在电脑上对基层治理模块化管理系统进行维护。此系统以3D可视化网格为载体,可全方位展示古丈坪社区9个网格、居民信息、建筑等基本数据。

“点击地图上的建筑或者在搜索栏输入关键字,就可以快速获取与之相关的居民、建筑等信息,能有效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水平。”尚煜坤说。

尚煜坤是社区团支部书记,还是社区“环境治理队”队长,他笑称自己所在的队是社区最年轻的志愿队伍。为了培养青年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他经常会组织辖区内的学生和共青团员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听老党员讲党课、上门照顾独居老人。

像李冬梅、尚煜坤这样的社区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面对繁杂的基层工作,笃行不怠,保持着为民初心,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

作者:刘娜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