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从历史中走来,在现实中焕新——老司岩,再盼“青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余江明

9月9日9时许,78岁的周习仙戴上3号向导牌,开启了向游客提供讲解、引导、咨询等志愿服务的第98天。

“王村一条街,不敌老司岩一壁岩。这里是位于古丈县红石林镇红石林村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老司岩。”跟随着她的介绍,游客们一头扎进了追寻土家族民居群落和明清时期的历史遗迹的人群之中。

村寨里的旧物件

——守旧与保护,留住乡愁古韵

老司岩自古便是西至巴蜀、北通湖湘的必经之地,自明朝起,逐渐成为酉水河流域举足轻重的“万物集散”和“商贾云集”之地,曾繁华一时。

14栋明清古建筑、4条古石板街、1口古井、1座伏波庙、7座宋代砖(石)室墓,见证了昔日的繁华与沧桑:以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22间黄家民宅为典型代表的土家民居,古朴精致;青条石和红条石铺就的古街道两旁,保留着鼎盛时期的市井风貌;高5至6米、长300余米的古城墙,历经岁月沉淀,巍然屹立;古井老司泉依然昼夜不歇,涓涓流淌。

近年来,红石林村加大了对老司岩的保护力度,对古城墙、古民居、古街道等进行修复、归安、加固,尽可能让每一个角落都保持着古村落最朴素的原生状态。

村寨里的古民俗

——传承与发展,讲好历史故事

如果说古建筑、老房子、旧物件是传统村落的“形”,那么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就是传统村落的“魂”。

酉水船歌老司岩传习所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太坤为游客讲解着酉水船歌的起源故事。

寨子入口处的凉亭内,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习仙闲暇时与村民们常聚在一起唱演古丈地花灯。

抖音上,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连华开通了“王连华港老司岩”的账号,他穿上长衫、扇着扇子,为网民们讲起了老司岩的来历、习俗、物件、人物。

在这里,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5人,他们通过创新的视角和现代的表达方式,为酉水船歌、古丈地花灯、湘西山地号子、厄巴舞、汉戏、京胡、古丈阳戏、老司岩庙会等非遗项目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村寨里的老年人

——应变与生机,激发工作活力

随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这个偏远的小山村较往昔逐渐变得热闹了些。不少游客来这里寄情山水,开启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的对话之旅。

这些热闹,也为村寨带来了新的活力。今年5月,老司岩民俗文化旅游协会应运而生。修葺、增补、打磨、刷漆……一时间,破损的路面被修整得平整、结实了,伏波庙挂上了“解读牌”,古民居木门上雕刻的窗花配上了“介绍词”,村里的农家乐也开了起来,老司岩各处一片繁忙。

让人欣喜的是,村民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老年人也都主动站了出来。老司岩民俗文化旅游协会的负责人王连华笑着说:“村里年轻人少,但老人们都特别支持发展旅游。征集向导的号召一发出,就有21个老年人主动报名参与,大家都想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

“在家闲着也无事,有游客过来了,我们给他们指指路,免费带他们玩,既轻松也打发了时间。”75岁的谭红姣在一旁插话道。

“我们老司岩有很多故事,希望更多人可以走进老司岩,了解老司岩。”77岁的黄自治表达着每一个老司岩人热烈又滚烫的愿景,“老司岩发展好了,以后年轻人也可以回来工作。”

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红石林村计划进一步保护性开发和利用老司岩秀美的山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民俗资源优势,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借力芙蓉镇、红石林、坐龙峡景区旅游市场,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

如今的老司岩,从古而来、向新而生,正急切盼望着向世人娓娓讲述这个传统村落的源起和新生。

作者:余江明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