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吴家凤丨湘西之边,边边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集市上的银饰特别受妇女欢迎。 石流 摄

吴家凤

客来湘西,不赶一回边边场,等于白来湘西一趟,会留下一生的遗憾。湘西的边边场,由你遐想,边有多宽心有多高。以山为屏障,画地为边,仿古不泥古,有时代意义的拓展和升华。然后,以河为眼,洗濯滞重交还轻盈。再以一棵百年老树为地域标志。一条路贯穿南北,不影响村落的原汁原味。高高低低的近几百户人家按风水格局或坐南朝北,或坐北朝南,再有了乡政府首脑机关,便设立乡场,按祖辈沿袭的规矩,五天一场。岁月惠人,便有了一方的繁荣鼎盛。一栋栋上百年历史的瓦屋木楼飞檐翘角,勾勒远古时光。几米宽的石板路逶逦延伸到路的尽头,就有了边边场。

从古到今,边边场一遍又一遍被云朵擦洗身子,写满了足够的恬淡,写尽了湘西的情愫。一溜溜的场,粉馆、商铺、酒楼、民宿、酒旗吐露招客的言辞。箩筐、背篓、竹篮,有的干脆用一块薄膜铺在地上,随便放上几样东西。镰刀、锄头、菜刀、柿子、枇杷、草鞋、板栗、鱼、虾米应有尽有。激动的水纹再也不能平静下来,轻风抚弦,插叙丰富多彩的生活。卖鸡、卖鸭、卖肉的屠夫操起一把菜刀,吆喝声相互交织。湘西人很自然的忙碌,站着的蹲在地上的,抽喇叭筒的,弯腰直腰的,还在讨价砍价的。你挤过来他挤过去,人流来来回回的折腾,你不必纠结于空气的热度,这是田园牧歌里的那份喧嚣与热闹。

湘西人做生意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土鸡蛋一元一个,活蹦乱跳的虾米两块钱一小竹筒,竹笋一块钱一把。风以湘西人名义解开了秋天的纽扣。边边场最繁忙的地方,要数乡下的邮政支局。十里八乡来邮政支局汇款的人挤满了柜台。邮政支局的邮递员,总是借此时省点脚力。把报纸、杂志、汇款单现场投递。遇见不会写字的老人,邮递员就拿出随身带的红印泥让他们按上大拇指手印。偏远村寨的邮件也总有熟人能一并捎带。

边边场买猪仔和牛犊的地方,行情格外看好。湘西人买猪时,看小猪架子就知道年末能长到多少斤;买牛时,看牛的牙口就知道这头牛有多少岁。风把庄稼一年年的吹熟,把湘西人一茬一茬的吹老,更多的人守着怀里的恬淡与温暖,牵挂远方。

眼看到了晌午,赶边边场的汉子们、女人们便会随便找一家粉馆。女人们放下背篓,带伢儿的把伢儿从背篓里抱出来,坐在木板凳上,等着老板送上一碗碗热腾腾的米粉。汉子们还会顺带喊老板娘来二两包谷烧,再买几个灯盏窝下酒。嘴砸一口酒,唠叨着最近的天气和收成。

走到场的边边角角,后生们包着青头帕,姑娘们穿着盛装佩戴银饰凤冠,银铃儿叮叮当当。微风吹过,飘来不知名的花香,诱惑着一颗颗小鹿般的心。年轻的后生、姑娘们早早把捎带的东西便宜卖掉,或托熟人卖完了事。目的是来赶边边场,留意自己的意中人。

选一处流水旁坐下,姑娘后生面对面,年轻的后生说姑娘好看,倏然姑娘的脸上飞出两朵红晕。然后,不知从哪里飞出一支情歌来。

“上的坡来下的坡,

坡坡竹子尾拖拖。

竹子低头食露水,

妹子低头等情哥……”

歌声在山林间萦绕,这是姑娘在表白,羞涩中荡漾几分腼腆。

稍许,不知从哪个旮旯飞出年轻后生爱的箭羽。

“高高山上一树桃,

日日风吹时时摇。

一日不见妹子面,

当得坐了三年牢……”

年轻的后生们起哄,在一滴露水里乡野的颜色在逐渐还原,过滤的风解开相思的结,姑娘直白:

“一朵莲花透水开,

笑看蜻蜓是浮才。

轻轻点水塘面过,

想采莲子下水来……”

呵嗬嗬,姑娘们相视而笑,鸟语渐轻,风景转换,让花瓣与花瓣贴进耳语。

“哥哥挑担一百多,

专挑妹子门前过。

只要妹子看一眼,

担子轻了一半多……”

夕阳倦鸟、和风絮语,上路的行囊早已被掏空。太阳偏西了,边边场逐渐变冷了,人语渐轻,有了一背背的殷实,有了一担担的喜悦。

回程路上,浩浩荡荡的人流,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自收拾疲惫的惬意,路旁包谷叶在风的作用下,沙沙回响一浪盖过一浪。那晚霞早被包谷叶割成千万朵美丽。而年轻的后生们姑娘们喜欢等月亮出来,成群结队结伴回家。用影子吻着影子,厚实的影子,倾斜的影子。你会来不及把鸟音和爱情打包,便举杯邀月把今生一饮而尽,梦里再续湘西之缘,再赶一次魂牵梦绕的——边边场。

作者:吴家凤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