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花桥故事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团结报见习记者 黄新媛

从吉首出发,沿着S253省道行驶,不到两小时,便会被保靖县长潭河乡花桥村美丽的秋色吸引:山间苍绿点缀着层层红叶,田间熟稻氤氲着丰收的喜悦,参天古树、石板老街、传统民居……原生态的村落美景已经足够让人惊喜,但走进花桥村,才发现这个宝藏小村还有着让人惊叹的非遗、令人热血澎湃的革命往事以及令人潸然泪下的精神传承。

一座桥的起源

花桥村群山环绕,良田绵延,一条小溪在山中田间缓缓流过,一座木质风雨桥伫立其上,花桥村因这座“花桥”而得名。

过桥而上,有一处土司王墓葬。明代时,花桥土司兵在保靖土司王带领下两下云南平乱、两赴江浙抗倭,屡立奇功,为纪念勇士,土司王修建了此墓葬群,守墓人的后代也在此繁衍生息,花桥人听从召唤、担当作为、为国赴难的血性由此呈于世人眼帘。

到了清朝,保靖县花桥村人黄海楼,青年时加入湘军,中年时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晚年官至四川代理布政使,最后回到家乡花桥村,出资修建了这座桥。

百年前,花桥两岸种满了荷花,每到夏天,接天莲叶与娇艳荷花交相辉映,村民在花桥上穿行而过,因此得名的花桥是安居乐业的理想;如今,花桥两岸良田绵延,翻遍历史的书页,为国征战的血性依旧流淌。

一首歌的嘱托

花桥小学里,孩子们正在唱着一首独特的校歌,“我们把新时代的使命,放在双肩。今天是田舍的孩子,明天是社会的中坚。”一所村小的校歌里,书写着中共湘西地下党第一位女县委书记彭司琰的殷切期盼。

彭司琰是保靖人,193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花桥从事革命工作6年,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晚年抱病劝募,修复了花桥小学,专门创作了校歌。这是湘西第一所希望小学。此外,其后代还筹款为村里修建了“希望路”。

在革命先辈彭司琰写就的歌声里,花桥小学累计培养了6000余名学生,他们从花桥踏上“希望路”,走向祖国的各行各业。

一份技艺的坚守

如今来到花桥村的游客,除了感受历史的厚重,还会到村里的黄氏铁匠铺观看非遗手艺。

黄德净和黄勋两兄弟是花桥村黄氏铁匠第11代传人,家里的铁匠铺子也是湘西保存最完好的铁匠铺之一。

2022年,在花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昌金的帮助下,黄氏铁匠作坊挖掘整理历经300年、传承11代的传承谱系,成功申报非遗代表性项目。

比非遗光环先来的是增多的订单,但黄氏兄弟面对商机,反倒关闭了县城的店铺,仍然坚持产量有限的传统手工制作。在他们心里,品质才是黄氏铁匠作坊的金字招牌。

除了专注于品质,黄氏兄弟还探索着将技艺更好地宣传出去的方法。

申请非遗成功的两年来,黄氏兄弟不仅多次应邀参加各类宣传活动推介非遗文化,还开通了抖音账号,成为了直播打铁的网红,制作的视频总浏览量超千万人次。2024年5月,州委网信办、州文旅广电局为传承人黄德净、黄勋分别颁发“网红非遗传承人”“网络推荐官”证书。

在直播间里,总有观众问起打铁的辛苦,黄德净说:“能经受千锤百炼的不仅仅是钢铁,还有花桥人骨子里勤劳勇敢的韧劲。”

作者:黄新媛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