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保靖县长潭河乡大白岩村。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张谨 摄
大白岩古寨——你在凝视历史,历史也在打量你。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施雨润苗 摄
大白岩村,石龙门楣上的“寿”字雕刻。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石健 摄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施雨润苗
保靖县长潭河乡大白岩村,有和别的村庄一样的沧桑石墙和老旧木屋,也有与众不同的奇特习俗。尤其是当我听到这里的村民只过年不过节时,顿生好奇,于是紧紧追着村里老支书龙建,非要问出个究竟。
大白岩村,共有6个小组,336户人家,多为同一宗族的龙姓人家。他们的祖先并非湘西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人,而是因战乱逃难迁徙至此的江西人。他们的祖源可以在他们“只过年,不过节”的传统习俗中得到印证。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及十月初一,便是大白岩村民的“六月年”和“十月年”。他们过这两个年,精心准备,盛大隆重,就和我们过年一样热闹喜庆,而出门在外的人也一定会在这两天赶回家。大白岩村民不像其他土家族在腊月二十九过“土家族赶年”。龙建说:“在大白岩村,中秋、重阳、端午,年轻人如果没有问候长辈,都不会被责备;但‘六月年’和‘十月年’,男女老幼都在心里记着呢!”
所以,大白岩村每年最热闹的日子是农历六月二十五、十月初一以及大年三十。
问其缘由,老支书说:“听老一辈人说,六月二十五是我们祖先离开江西老家开始迁徙的日子,而十月初一则是到达这里正式落脚的日子。因为来自外乡面临诸多生存问题,所以其他节庆活动被淡化了,只有在这三个大日子里才会团圆庆贺。”
数百年前,来到大白岩的祖先们展现了超强的生存发展智慧。为了更好地生产生活,他们将家族中的五个支系按各自擅长进行了分工,设立了“五卡”:分别是负责管理粮食作物的“粮湖卡”,负责守卫工作的“坝司卡”,负责劳务管理的“枯涂卡”,负责牲畜管理的“骡子卡”以及负责综合协调的“功福卡”。这五个“卡”,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有机融合,确保了村民生产生活的有序运行。
能有如此管理水准,可见,大白岩的先祖们绝非乡野村夫、等闲之辈。这一点,还可以从村里数个沧桑的石门上得到印证。村民们把这些石门称为“石龙门”。石龙门由青石垒砌而成,门楣上方青石被凿成昂首的龙头,门框两侧刻有对联。对联经风雨冲刷、岁月沧桑,绝大多数字迹模糊、漫漶不清,甚至完全消融了,但立于村口的那座,认真读来,仍可辨析,上联为:负来营生田野门时多乐事,下联为:横经为业山林内夜有书声。相传这里是“功福卡”所在地,家族大小事宜都由这个部门进行综合管理。
我们一行数人站在功福卡的石龙门前,看着对联,浮想联翩,思绪飞到了久远之前……
数百年前,在这穷乡僻壤之地,在经历艰辛的迁徙之后,是怎样的心胸和意志,才能在食不果腹的一路奔波后,在背井离乡的忧愁困苦中,依然能在异乡的土地上播种希望,在寂寥的山林间执着理想?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定的精神追求,就不会有食不果腹也要坚持读书的信念追求。
就在这一瞬间,这个在初遇时并没有让我一见钟情的村庄,激荡起了我对生命、岁月、智慧、信念的敬畏和向往。精神追求从来都不是英雄的专属,隐于山野的无名之辈,亦可以扎实耕读,修炼身心、丰厚生命,从而成为完善的个体、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