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承道 石远定
吕洞山苗族称功夫为“勾动”,一语多意,既是生产劳动,又是防身技能和其他技能,按照中国武术流派分类,称为“苗拳”,是湘西苗族民间传统体育的最主要项目之一。
关于苗拳,其形成有多种说法,有说源于苗族人文始祖蚩尤;有人根据很多动作名称是汉语,认为是根据汉族武术发展而来;也有人说是苗族人民在狩猎和战争、劳动中总结得来的。这几种说法都没有错,蚩尤作为历史上的战神、兵主,武功绝对厉害,并且流传了下来,苗族人民在传承和完善蚩尤功夫的历史过程中,肯定也借鉴汉族武功,更重要的是,在生产劳动中模仿动物动作、总结劳动经验,并借助汉族的记事经验用汉语命名动作,如“达猫咋没”用汉语命名为“猫儿洗脸”。无论是用苗语命名还是用汉语命名,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组成部分,都是在实践中得来的,经受住了历史检验。
关于在劳动中得来的经验,在苗拳有十分明显的体现:
苗族生活在荒山野岭,坡陡路窄、弯急崖悬、野兽出没、险象环生,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通过背犁、背耙、挑箩走小路拐弯、进退、躲刺,把稳步侧身、收腹挺身、顺势而过等转化成武术的步伐和技法;而由砍田坎、搭田坎摸索出“大破槽”和“小破槽”棍法;由牛在窄窄的牛圈里转动,上下左右处处受制,触发灵感总结出“因势谋动,矮桩而动”技法,编创出“九牛躁栏”招数。
这里的“拳”不仅仅是指徒手拳,也包含棍术、刀术等等,即“武术”。和中华武术其他拳种一样,吕洞山苗拳既是一项搏斗技能,又是健体延寿的体育运动。
练武先练功。先练功即先练习站马步,只有马步站稳了,身体才能稳,搏斗时才不至于身随发力前倒,或者摇晃,或者被对手拉扯、扔摔。据以前的老人说,他们练习苗拳,有人头顶碗、膝放砖、下插香,一个马步就练三年,三年后,下盘稳、身子稳,抱人甩出去,自己一动不动。
抗打也是练功的主要内容。一个练过抗打的人,很难头晕、眼花、心乱。一般来说,抗打先从自己打自己练起,如练倒立、鲤鱼打挺、翻筋斗、十八滚、拍胸脯和肌肉等,然后师兄弟互相拍打,逐步加码。
练套路是练功夫的基础,演练过程中节奏偏慢,一招一势架势清楚,动作朴实无华,位置摆得正,路线走清楚。无论是套路还是擒拿、格斗,手法上是上肢运动较多,劈挡挑拨,推插勾拿,眼随手出,手到眼到脚到,一个来回一气呵成,暗劲在手;而身法上,沉肩重肘,含胸拨背,弓步、马步、跪步、丁步,步步稳扎,切忌轻浮。平时练功练成这样,才能保持重心、猛而不浮,实战才能应对自如。苗拳腿法,很难看到有人用后挑腿、穿心腿、旋风腿,大多是扫堂腿、踢腿、铲腿、顶膝,这与苗族武功是山地战法有关,如果你使用飞腿,我根本不用打你,你自己摔到坎下、崖下。
苗拳非常讲究左右手手法一致、劲法一致、心法一致。无论左手还是右手,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卫,都要顺手,所以,在套路结构和训练上,一个套路一去一回、一个动作两手都练。这种结构和训练方法,大大提高了实战能力,这是苗族人民在几千年的战斗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
苗拳称实用招数为“策手”。策手有两个意思,其一,随机应变的策略;其二,根据套路拆解的实用动作。如“猫儿洗脸”,实际使用时,既可以化为擒拿手用,又可以化为攻击技法用,也可以作为夺取对方武器和格开、接住暗器用,怎么用都行,随机应变,变化无常。
苗拳策手针对性很强,针对人、利用好场地。
针对人,这里的“人”是外地人。外地人人高马大,又不熟悉苗疆地势,双方遭遇时,我以矮桩等他,确定他不是来与我交友,是来结梁子,他动手我还击,踏边门、走洪门、进黑门,小手防身,大手进攻,出奇制胜攻击他下三路。
所谓“大手”“小手”,指的是两种技击方法。“大手”即“大动作”, 天空地利,架势大方,凌厉大气,平时要围绕跨度训练,满手、满力,一个飙桩飙很远,一个跳跃跳很高,一个地趟拳可以进攻二三米。“小手”就是“小动作”,围绕自己身体锻炼,力求做到水气不通、刀剑不入,把攻向我身的拳头、刀剑都格开,苗族人口少,保命最为重要。
利用好场地。学会招数不一定防得了身、进攻得了人,还要学会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平时训练,训练“开十门”“闭十门”,多多演练宽处如何攻防、窄处如何攻防、险处如何攻防,事到临头才有应对经验。
苗拳以适用和实用为主旨,以拳为主,然后是棍、刀、枪,像钢叉、铜锏、流星锤、镋等,基本上属于表演,很少用于实战。具体运用上,徒手格斗以个人为主,棍、刀、枪等则多用于群体性战斗。
棍术。木棍用坚韧、不会弯曲、不会开裂的木棒制成,上漆。在实用上,分单头棍和双头棍,“朝天一柱香”“黄牛摆尾”“千棍打来一棍収”“古树盘根”等,属于单头棍;“黄龙缠腰”“五马破槽”等,属于双头棍。
刀术。苗族刀术以护手刀为用器,长不到1米,略弯,锋利尖锐,有护手。技法上以刺、劈、砍、挑为主,和徒手一样,防中带攻,对方不使狠招,我也不使狠招。
枪术。苗族人民向来精通冶炼和锻造技术,无论身在大江大湖平原还是荒山野岭,住地必须要有银矿、铜矿及铁矿资源,刀枪剑都是自己锻打,冶炼时配以稀土,锻打时用敷土法淬火,锋锐难钝。技法上以刺、挑为主,善使回马枪、飞枪,但枪不离手,放飞枪时以飙桩飞身接住。在使用上,在对方技不如我的情况下,为不伤及对方性命,枪亦作棍,棍亦作枪,亦枪亦棍,点到为主,震慑为上。
苗族拳师极少有人读懂老庄,但极为注重个人人品和徒弟人品,不为名利、敬重生命个体,所以,在整个苗乡有“三教三不教”和“三打八不打”的教规。
三教三不教。脾气不好的不教,脾气好的教;游手好闲、招摇撞骗的不教,诚实本分可靠的教;六亲不认的亡命之徒不教,讲礼节重义气的教。
三打八不打。与对方搏斗时,关键部位留一手,或留一寸,不到生死关头都是点到为止。三打是,在生死关头时,对主动攻击我者必打、欺侮我地我族者必打、肇事之首者必打。八不打是,不打天不打地、不打原生本命、不打妇女、不打冤家仇人的父母兄妹和子孙后代、不打冤家仇人的亲戚朋友、不打无意伤害我而又能知错者和被胁迫者、不打被打败的冤家仇人、不打其它牛栏猪圈,没有斩草除根的复仇理念。
从苗族功夫的攻防特点和苗拳师傅的收徒原则,以及在某种路段或环境与他人相遇时,由于语言不通不知道对方是友是敌,通过其它方法沟通得知是友后,会立马抱拳致敬,与之结交,等等,可以看出,苗族是一个只想好好过日子不想惹事、以防为主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