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朱开朗
凤巢山下,一条炒砂公路沿山而行,路旁,镶嵌着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把这些小洋楼连起来的,是延绵数公里的大块平地。
这块平地横跨保靖县复兴镇的甘溪和大妥两个行政村,仅甘溪村境内,面积就达1000余亩。这块地土壤肥沃、水量充足,素有“粮仓”之称,一直以来,这里都是保靖县的水稻主产区之一。
金秋十月,水稻已经收割了许久。甘溪村的地里,有一小块铺满了翠绿,那是村里为“稻油轮作”而育下的油菜苗。数十名村民正在育苗地里忙碌着,把油菜苗移栽到更大更广阔的地里去。
村民王和龙熟练地挖出一株株壮硕的青苗,整齐地装进泡沫箱里,凑齐了三五箱之后,又骑着小三轮把泡沫箱运到村子另一头,由另一组村民将之整整齐齐地种植下地。
2022年以来,甘溪村合理利用土地,将村中这1000余亩土地都划为“稻油轮种”区域。在油菜种植上,最初采用的是机械直播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所种植出的油菜,不论是油菜花的观赏性,还是油菜籽的产量,都不尽如人意。于是今年,经村委会商讨决定,这一大片油菜种植全部以人工育苗的方式进行。
“我们第一年种植油菜的时候,春天油菜花一开,很多人都跑来赏花、春游。但是我们那时候经验不足,这一大片油菜花旺的旺、衰的衰,没有给到游客很好的观赏体验,”甘溪村党支部书记刘宏霞说,“去年我们做了一个实验,人工移栽种植一部分,机械直播种植一部分,发现人工移栽出来的油菜效果好很多。今年我们就全部都转为人工移栽了。”
王和龙胸脯拍得邦邦响:“我们移栽的时候都是选最壮的苗,而且每一棵苗都插得乖乖的,我敢打包票,来年的油菜肯定长得比人高!”
王和龙今年60岁,是甘溪村当地人。因为懂技术、擅管理,他被村委会挑选为这群种植工人的负责人。王和龙说:“种菜这种事,村里人都会,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在家里带孙子,白天没事做,就来帮村里做农活,一天能挣100多块呢!”他一边说着一边回头问地里埋头干活的大叔大姨们:“你们满不满意?”
“满意!”地里飘来回答和笑声。
甘溪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较多,除了“稻油轮作”之外,还有包谷粑、脐橙种植、研学游等项目,每个项目,都会定期向村民们提供劳务岗位,长期参加村级集体经济劳务的村民,每年可领到劳务工资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