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远超
湘西州是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州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湘西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提升
经济总量大幅跃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州经济总量不到亿元,人均GDP不足百元,经济发展处于低点。2023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825.8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是1949年的107.5倍,1950-2023年年均增长6.5%。人均GDP由1949年的59元,增加到2023年的3.38万元,年均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58年的0.4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88.32亿元,年均增长10.2%。
财税金融实力增强。1952年,全州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650万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税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产业趋于多元化,创税行业不断增多,形成了烟草、白酒、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等多点支撑的税收收入体系。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9亿元,是1952年的1229倍,年均增长10.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由1952年末的517万元、77万元分别增加到2023年末的1680.01亿元、1554.5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19.1%。
实体企业规模扩大。2023年末,全州经营主体23.6万户,其中企业数量4.8万家,是2013年末的7倍。2016-2023年全州累计培育和新增“四上”单位1034家,“四上”单位总数达1158家。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工业总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1家,5亿元以上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产值0.9亿元。
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现代化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我州结合山区土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设柑橘产业带、茶叶产业带、猕猴桃产业带、百合产业带等特色产业带,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县多业”的优势特色产业格局。截至2023年末,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34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714个,共建成万亩特色产业标准园区24个、高标准基本农田13.2万亩,各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步迈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0.69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13.39亿元,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3.89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91.8万吨。
新型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州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占经济总量比重仅为4.5%。改革开放后,我州先后创建和引进湖南湘泉集团、湖南三立集团、湖南东方锰业集团、湖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初步形成矿产品、白酒、食品加工、医药、能源等支柱产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州委、州政府不断加大工业技改投入和环境治理,以绿色化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在湘西州兴起,成为重要的工业经济增长点。2023年,全州实现工业增加值183.64亿元,是1949年的945倍,1950-2023年年均增长9.7%,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为19.4%,基本形成了以矿产品精深加工、白酒制造、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电子信息设备、建筑材料制造、医药制造为支点的工业产业体系。
文旅行业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州文化旅游行业薄弱。改革开放以后, 旅游业开始起步发展。2000年以来,我州打造了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游、德夯民俗风情游、猛洞河土家文化生态游、里耶古城游四大旅游板块,成为全国旅游产业高速增长地区之一。2011-2023年,全州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9%、24.2%。2022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2.5%,居全省第二。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由2007年末的43家增加至2023年末的169家,住宿、餐饮、商务服务等涉旅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49年的12.1%提升至2023年的58%。
城乡融合发展大步迈进
基础设施不断夯实。1950-2023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7%。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吉首、凤凰、古丈、永顺、龙山等县开通高铁,花垣县建成机场,湘西州全面融入长沙、重庆、桂林、贵阳“4小时经济圈”,并成功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水泥路、村村道路硬化”。2023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13356公里,是1957年末的24.6倍;全年旅客运输量2390万人,是1957年的85倍。
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新中国成立初期,湘西州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滞后,随着国家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建设力度,城市发展项目得到充实和扩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城区污水、垃圾处理实现城市全覆盖,地下综合管廊、路网、停车位、公厕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扩大完善,城镇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一个州府核心城市、半小时通勤生态城镇群、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七个县城区域节点、三十个特色小镇”的新型城镇体系。全州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城镇常住人口由1952年末的6.9万人增加至2023年末的131.14万人,城镇化率由5.5%提升至53.9%,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11.3平方公里。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批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被保护利用,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178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0个,美丽湘西城镇新形象不断树立。
绿色理念深入贯彻。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州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18年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率先获评“国家森林城市”。2023年末,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0.4%,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达357天,优良比例97.8%,空气质量优于全国、全省。节能减排效果明显,2005-2023年,全州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56.18%,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由2008年的71.8%下降至2023年的25.6%,下降46.2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创新日益增强。我州科技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基础较弱到稳步推进的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优化和完善科技政策,加大创新发展投入,高新技术行业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末,全州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科技孵化器4个,科研项目176个。科研投入不断加力,研发投入强度由2016年的0.21%提高到2022年的0.65%,2013-2023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4.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4%提升到2023年的8.7%,高新技术企业数由2005年末的14家增加到2023年末的261家,涌现出一批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教育医疗长足进步。我州以普教为基础,积极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截至2023年末,全州拥有高等学校3所,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由1950年末的79人增加到2023年末的5.58万人,小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及小学升学率均达100%,初中升学率及年巩固率分别为81.3%、99.8%。医疗服务大幅改善,2023年末,全州医院卫生院病床数22146张,卫生技术人员22279人,每千人拥有病床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是1949年末的90倍、45倍。
民生保障不断完善。各类保险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标准逐年提升。医疗保障不断提升,2023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233.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9万人,是2001年末的2.6倍。养老保险不断加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8.09万人,其中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08万人,是2002年末的4.6倍。低保标准不断调整,2023年,全州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升至650元/月、5051元/年,分别是2015年的2.55倍、1.97倍。
乡村振兴深入推进
精准扶贫成绩斐然。我州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十项工程”,攻克千年贫困难题,消除了千年绝对贫困,圆了全州人民孜孜以求的小康梦。2019-2020年,全州8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11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走出了精准、有特色、可持续的脱贫路子,十八洞村成为全国精准扶贫的标杆,我州创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鲜活样本,成为人类减贫史上的重要地标。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农村发展面貌明显改变。聚力产业富民,农村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八大特色产业”总面积达400万亩以上,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共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2个、精品村8个。花垣县十八洞村、龙山县捞车村、古丈县龙鼻嘴村3个村入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人民生活迈向小康。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4809元增加到2023年的32953元,年均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23年的14052元,年均增长10.9%,收入增速明显快于经济增速。生活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末,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304部,是2002年末的43倍;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是1984年末的2.5倍。
回首发展75载,我州克难奋进,勇于创新,摆脱贫困,如今大步迈在幸福生活康庄大道上,矢志不渝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铸就伟大复兴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