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吴建伟
主持人:田应明 团结报社社长、总编辑
访谈现场
吴建伟在英国伦敦
吴建伟在希腊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遗址
吴建伟在夏威夷冒纳凯阿度假村
吴建伟陪同加蓬贵宾团游览锦绣中华民俗村
吴建伟、田应明在锦绣中华民俗村
吴建伟(右一)陪同俄罗斯游客游览锦绣中华民俗村
嘉宾:吴建伟,花垣县人,苗族,1954年出生,艺术系列二级编剧。1970年3月,在湘西州文工团参加工作,1983年9月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师从余秋雨教授和陈多教授,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曾先后创作京剧《红枫寨》《天星遗恨》、歌舞剧《山那边是海》、电影《雾乡》、电视剧《草莽魂》等剧本,出版纪实文学作品《深圳湾日记》。1992年12月,到深圳锦绣中华工作,完成大型舞蹈晚会《绿宝石》的文学撰稿以及泼水节、火把节、雪顿节、刀杆节、华夏民族大庙会、中国鼓文化节、中国西部风情节、中国功夫节、印象中国年等大型节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2000年11月,先后担任山东曲阜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旅游管理部总监、华侨城国际传媒演艺公司监事、深圳歌舞团演艺公司监事,完成大型广场乐舞《杏坛圣梦》、实景演艺《鲁国古乐》和《祭孔大典》《祭山大典》的策划与实施。2005年1月,调任深圳锦绣中华副总经理,首席文化官,全面负责主题公园的营运管理和大型主题活动、演艺、文旅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工作。
采访时间:2024年10月28日
采访地点:深圳
田应明:今天,我们来到深圳,对吴建伟先生做一次访谈。吴建伟先生是花垣人,1992年来到深圳,在文艺事业和旅游产业付诸很多实践。我们想利用这次机会,听一听建伟先生在这些方面的经历、成绩和见解。
建伟先生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到过的国家和地区应该有百分之八九十了。在看过那么多地方后,作为湘西人,您觉得故乡湘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吴建伟:我是1992年来到深圳。从湘西到深圳,对我本人来说就是一次跨越,因为我这个人并不是很喜欢动,而且比较念旧,对家乡、对湘西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我现在的微信号还标注着“花垣人”。人家一看,就知道我是典型的湘西人。从湘西来到深圳,从艺术领域跨行到旅游领域,对我来说还是一个跨越和挑战。
田应明:现在回忆在湘西时的工作生活,你对湘西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吴建伟:我在湘西工作,包括之后我到上海戏剧学院去读书,大家都说从我身上能看到两个特点,一是比较土气,二是有一股匪气。但是,我觉得我们湘西人还有很多特点,讲义气、有血性,也很有灵性。走遍全世界再回头看我们湘西,发现湘西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有独一无二的色彩。湘西人就是这种文化特性和色彩的载体,最有文化特点的是在湘西人的身上,其次才是湘西的美丽山水、古城古镇等。我经常跟朋友说,你们去湘西走走,看看那里的奇山秀水,看看那里的古城古镇,但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地去了解一下湘西人。
田应明:刚到深圳时候,是个什么情况?
吴建伟:我在来深圳前,已经是州文研所的二级编剧,已经取得高级职称了。但到了深圳,别人就不管我的职称是什么,刚来就是做文员,主要工作是搞策划,在锦绣中华民俗村做了不少策划。那时候的民俗村有一个大的表演,就是一个夜间大巡游,彩车、方队巡游的形式,把全中国各民族文化特色集中在一起展示,很多游客,包括香港、台湾的游客,都赞不绝口。
田应明:您从事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项目策划实践后,真切地感受着中国的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您接触研究了很多民族的文化,觉得那些文化跟我们湘西的民族文化有哪些不一样?
吴建伟:我所接触研究的是各个民族文化中的最显著的内容。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我会好好地审视我们湘西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每个地方的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地方也都各有特点,比如湖北的土家族与湘西的土家族又不一样,湘西的苗族与贵州的苗族也不一样,即便是湘西州内,同一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可能不一样。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能呈现出各自的色彩。这里我也有一种担心,担心不同的民族、不同地方的人们相互模仿,造成文化越来越趋同。我认为,文化“往回走”就会更显价值,维护文化本体就是保护和传承文化。文化可以被包装,可以融入一些便于展示和表达的外来语言,但文化的根基和文化本身不能去变动。
田应明:您的意思是我们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经过千百年演绎进化,最本质的东西应该是最初的渊源,在后世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坚持这个文化本源?
吴建伟:因为经济落后以及历史因素,湘西的传统文化保护得相对较好。这也使得湘西给世人呈现出一种特色美,一种神秘、神奇的美感。一个地方的文化太重要了,它就是这个地方的本色,不能轻易去动它,更需要去保护它。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只要文化本源的东西在,它的文化价值、旅游开发价值等各种价值就会一直在。
田应明:就像您所说的,民俗村所有的建筑都是从他们当地找来的建筑材料、从他们当地请来的工匠、设计师来建造的一样,也是把各民族文化本源的东西搬到了深圳来展示。
吴建伟:对,民俗村是一个主题公园,它所有的东西都是新做的,但也是按照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做的。比如,我们湘西原本就有很多吊脚楼,我在民俗村修建一座一样的,请湘西的建造师傅、用湘西吊脚楼的建造材料和工艺,就还是能在深圳呈现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我们打造民俗村,是要在深圳给全国各民族打造一个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平台。我们说,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田应明:我们去宣传展示我们的文化,就应该尽可能地去还原文化本源、贴近文化本源。
吴建伟:对,贴近它、完善它,往原本的样子去完善它,但不能乱动文化本源的东西,包括我们的一些宗教仪式。我从大学毕业后,曾在龙山县的靛房镇、洗洛镇坡脚村等地做调查,考察过土家族的梯玛,看到了很多梯玛所需的道具,那都是一些年代久远的物件。那些人和物,让我看到了文化就在他们身上。在湘西,我考察过土家族文化、苗族文化,就感受到我们的文化与其他地方的很不一样,我们更神秘、更古朴、更原始,而且拥有一种不一样的奔放性。
田应明:这些都是您在湘西工作时候的事,还是来深圳之后又回湘西做的事情?
吴建伟:是在州文研所的时候做的工作。我17岁先进入花垣县文工团,然后进入湘西州文工团,进入文工团的过程也很有意思的。我从小不喜欢唱歌跳舞,也没有这方面的特长。学校里面业余宣传队不要我,班级合唱队也不要我,同学们就知道我根本不是干这个事的人。我初中毕业后,就要下农村做知青。我到的那个生产队只有我一个知青,但是大队有十来个知青,有从长沙来的,也有湘西的。那时候,大队是湖南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集体,要组织一个宣传队,向群众进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宣传队要排练样板戏,大队找到我,让我参加。我说自己不行,大队领导就跟我说,参加宣传工作,每天就记满工分。我想自己能拿全工分,就同意了。我们宣传队的样板戏从大队唱到公社,从公社又唱到县里。到花垣县,全县知青选拔演员组建县里的业余宣传队,我被选中了。后来,领导又让我去县文工团,我就稀里糊涂地进了县文工团。在县里排练了一个月节目,我们到州里去汇演。汇演后,州里又有老师来找我,问我愿不愿意到州里。大概半个月后,州里来人调我走,我就到州文工团了。后来,我从州文工团又考到上海戏剧学院读书。
田应明:到上海戏剧学院读书是哪一年?
吴建伟:1983年,那时候都工作好多年了。去上戏读书后,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的知识结构在发生变化,观念在发生变化,视野在发生变化。那时候,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让我们有很多学习吸收的东西。上戏毕业后,湖南省、云南省的一些单位邀请我去工作,我都拒绝了,我在湘西文研所工作一直到1992年。
田应明:长沙没去,昆明也没去,那又怎么到了深圳呢?
吴建伟:1992年,深圳这边单位的人来找我,开始没找到我,先找到我家属。我家属跟从深圳来找我的人说我不喜欢动,这个事情没跟我讲就拒绝了人家。后来,我妻子才告诉我,有从深圳来的人找我,她替我拒绝了。我妻子当时也没有问人家,让我到深圳是干什么,也没问找我的是谁。
过了一段时间,深圳第二次派人找到了我,我答复“让我考虑一下”,然后也没联系。第三次,深圳又来人,很真诚地说:“你去看看,如果觉得行,你就留;觉得不行,就当我们请你到深圳玩一趟。”于是,我就去了。到了深圳后,感觉很好,他们跟我说,我是作为专家聘请来的,也没有试用期。于是,我就签劳动合同了。到深圳还没一个月,我就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有2000块钱,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了。我顿时觉得,深圳的工作平台既能够适应,工作上感觉也很好,觉得做文艺创作研究与做文化旅游是相通的。
田应明:到深圳以后,应该发现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所从事的工作还是比较契合的。我在读您的《深圳湾日记》时,您所讲述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您的第一个月的工资,在当时那确实是非常高的了。
吴建伟:到深圳之后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相对高的收入,还有这里给我的发展平台、机会、资源。在这个平台,我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项目、更多的文化形态。到深圳后,我第一次出国去了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这些国家。到1997年,我在单位有职务,工资也更高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更大,担任了锦绣中华市场部经理、发展策划部经理。
田应明:在深圳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与之前的有冲突吗?
吴建伟:生活习惯还能很快去适应,但是在工作上、观念上还是有冲突。在深圳,我负责做方案,领导层认可了,接着就是技术部门去实现它。点子、想法是第一位的,通过什么技术去实现它是第二位的。所以我想,一个人的成长是在一个平台上获得的,你在一个合适的平台上,你才能获得更多。
田应明:从湘西到深圳,您经历了一次从山到海的跨越,最终扎根深圳。
吴建伟:扎根深圳,最重要的是我喜欢这个地方,喜欢华侨城的工作环境、制度设计。我刚到深圳,做的是文员,住的是集体宿舍,但那时候就确定要留下来。我工作的锦绣中华是中国的第一个主题公园,这里充满了创造创新的魅力,它对中国旅游产业具有深远影响。1994年,我们一家人都到了深圳,1998年我在深圳买了房子,我们成了“深圳人”。
田应明:我知道您从事编剧工作,不论是在湘西还是在深圳,都有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您觉得,哪些作品是自己满意的?
吴建伟:我在湘西时,创作了《山那边是海》,我认为是我那时候写得好的一个。我当时是站在湘西人的角度,希望我们能不断跨越,突破障碍,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田应明:这作品我们有印象。这个作品似乎也在昭示您的人生走向,会从湘西的山里走向深圳湾区的大海。
吴建伟:创作那个作品的时候,我还没有想到会来深圳。
田应明 :《杏坛圣梦》呢?
吴建伟:《杏坛圣梦》是在山东曲阜负责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时创作的。那时候,我在管理曲阜的8个景区,文化遗存的东西多,但是缺少一台演艺节目,于是创作了《杏坛圣梦》。余秋雨老师说,“孔子都想不到,2500年以后有一个湘西的苗族人来管理他的老家。”这台演艺节目我用了孔夫子的四句话来分开展示: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二句话是“发乎情,止乎礼”,第三句话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第四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内容也是围绕这四个标题展开的。这台节目在曲阜前后演了9年。
此外,我还参与了深圳《绿宝石》、武汉《知音号》、张家界《魅力湘西》和凤凰古城《烟雨凤凰》的文学创作,参与了湖北《我和我的红安》和山东《英雄孟良崮》的策划创作,完成文学纪实《深圳湾日记》和电视连续剧《我不是土匪》的剧本写作。近几年,我也参与了一些舞台剧本的创作。
田应明:在深圳锦绣中华、华侨城,很多时候你们都会到国内外各地跑。你们是通过走出去看世界,然后回来把所学的为我所用。你们考察学习后,回来是怎么样来消化转化的呢?
吴建伟:1995年,公司派我带一个策划小组到云南西双版纳考察泼水节。回来后,我建议把傣族泼水节的神话传说作为表演内容,把神话传说里面的东西形象外化出来,做成好看、好玩、好参与的旅游产品“泼水节”。傣族传统的泼水节只有4天时间,我们把深圳泼水节的时间定在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一直延续到9月份,前后有50天时间。为什么这么做?我们想,那段时间刚好是深圳最热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淋水降温;那时候包括全国各地的高中生、青少年放假了,不愁没有参与活动的游客,活动的参与性强;还有就是泼水节开展的条件很简单,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有水就好了,也不存在安全风险。我们要做的就是营造氛围、组织活动、准备场所包括淋浴房、换衣间等就行。那年,锦绣中华推泼水节这个活动,实现利润2800万元。
后来,我们还打造了深圳的火把节。彝族的火把节一般是在七八月份举行,我们到云南石林考察过后,出了策划方案,把深圳的火把节安排到冬天,设计了烟花表演等内容,在氛围营造上组合了新的东西,火把节的本体依然在,但却形成了一种新画面、新感觉。
田应明:您参与策划的深圳泼水节、火把节都很成功,那么,在做旅游产品策划时,有哪些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
吴建伟:我们在策划旅游产品时,世界性语言的应用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现在比较火的贵州村超、村BA,从名字上看,就比较有世界性。这两个活动,如果我们换种说法,说它们是村里的足球赛、村里的篮球赛,可能就没有现在的火爆程度了。村超、村BA,让人们把他们与美国的NBA、英超、中超等联系到一起,是一种能让人记住的世界性语言符号。世界性的语言符号是能跨越民族障碍和文化障碍的。
在做文旅项目时,我们经常会喊一个口号“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觉得,这不一定准确,民族的与世界的,需要一个过渡和跨越。民族的是属于世界的,但是它跨不出去,它就还是那个民族的,而不是世界的,这个跨越就是一种表达展示的方式。
要把一个旅游产品项目做长久,还要合理规划盈利模式。要如何回收投入、实现盈利,这些并不需要什么可行性报告,也不需要说项目辐射范围内有多少人口。项目打造不好,没有旅游意愿的人不会来,有旅游刚需的人也不一定会选择到你这里来。我们要研究旅游市场、研究游客心理,把旅游产品做好宣传营销,提升它在游客心中的地位。比如,你到了北京,游览规划首先想到的是故宫、长城、天安门广场等,然后再会想到要去圆明园、颐和园、天坛等,这些选完了,你的时间充裕,才会去看其他的景点。黄金周来了,大家就想要到哪去,全国有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供大家选择,选定去一个省后,是不是又要选去哪个城市,到了一个城市后,还是会要选择去哪些景点。这些选择在游客心目中是有排序的,我们不论是省一级、市州一级、县一级,再到景点,还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在大众心目中的位置。
田应明:在锦绣中华民俗村看到了“印象中国”四个字,是余秋雨先生题写的。余秋雨先生作为您在上戏读书时的班主任、您的老师,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缘由,请他题写了“印象中国”这个匾额的?
吴建伟:原来锦绣中华和民俗村是两个景区,锦绣中华微缩景区是1989年开业的,民俗村是1991年开业的。2002年,两个景区合成一个景区。在原来两个景区的接合部,我们设计做了一个展示北京文化的北京老街区,将它取名为“印象中国”。那年,余秋雨先生来到深圳,我接待他,作为他的学生,我就向他提了让他题写匾额的事情。他没有拒绝,也没跟我说什么时候给我,等他要离开深圳时,电话告诉我,说把这个题字写好了,放在酒店什么地方。这样就有了余秋雨先生题写的“印象中国”匾额。余秋雨先生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文化大家,是值得尊敬的人。
田应明:这段时间,我在读您的《深圳湾日记》。这部作品看上去是一本纪实作品,读起来又感觉是一部光怪陆离的小说,里面的人物,像二狗、彭总、刘能、素者、向老大等,包括作品中的自己都是个性鲜明的湘西人,故事也十分有趣。这些作品中的人,都在生活中能找到原型吧?
吴建伟:在深圳有一批优秀的湘西人,我也接触了不少。作品里的人物大多数是真实的,像彭总、刘能、素者、向老大等,都是我的朋友,二狗是综合了多人性格特点的虚拟人物。
田应明:您说您半辈子的工作就是玩。这里的“玩”不仅是纯粹的休闲和放松,其实你也在学习思考,通过“玩”把一些符合旅游产品开发的要素融合起来。我想,您对自己这种玩的定位,您最看重什么?
吴建伟:我出去玩的时候,就是在思考怎么才能让别人玩得更好。以前,我经常跟同事说,在做策划时,你首先要做一个假定,如果别人做了这个项目,你听说了以后,有没有想去的冲动,如果你都不想去,你做了一个相同的项目,怎么能够吸引别人来。所以做旅游产品的策划,首先要找到游客的兴趣点。第二个最重要的是要让游客自己玩,让游客参与沉浸式互动。我们只给游客一个平台,但是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组织、氛围营造、完善设施,设置亮点和卖点。像现在流行的密室逃脱,以及我们之前做的泼水节、火把节,以及马上要开始的万圣节活动,都是让游客自己玩,而不是游客看我们玩。
田应明:您作为文化旅游的先行者,又作为一个湘西人,您对湘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能否提一些意见或者是建议呢?
吴建伟:我有一个体会,就是外行的什么方案都敢说,就像演员一样,业余演员什么角色都可以去演,专业演员就不会这样。
对于湘西文旅产业发展,我觉得湘西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深厚、特色鲜明,我建议是要保护好文化生态,不能轻易去破坏。现在有很多地方搞文化旅游开发,结果把真正的文化承载体弄没了,然后用新的代替旧的,用假的代替真的,这个就是对历史和文化不负责,对游客不负责。
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塞尔维亚,它那里的遗迹遗存都是原有的,一个古镇里面有个教堂,它上面写了建造时间是1166年。他们对古迹做维护,也做文旅产业开发,但不管怎么做,他们把最有价值的东西都保护好了,我们依然能够接触到本真的历史和文化。
做文化旅游产业,我觉得最简单的就是把能做的、可以做的做好就行,把文化、古迹保护好,把卫生搞好,把安全把控好,提升参观游览的可进入性和观感。其他的,具体的景点景区要怎么做宣传推介、开发产品等,都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具体策划的。
田应明:从2022年开始,我看您的微信朋友圈一直在记录着自己的游览日记,您是不是有这样一个想法,把您三十多年的游记集结成册?
吴建伟:我最近两三年写了大概100万字。朋友圈是我自己写着好玩的,当然也有朋友希望我再出一本书。现在我手头已经有一个小说稿子,写的也是湘西的故事,这个故事前后跨了40年,是一个30万字的长篇。这个作品,我投入心血更大,那是我对湘西故土文化的一些理解和情感的寄托。
田应明:期待您作品有一天能出版。今天我们非常愉快地访谈了吴建伟先生,聊了过去湘西的趣事,也聊了深圳的往事,从文旅产业聊到文学作品,非常开心,也让我们很有感悟,我代表读者向您表示感谢。
特约赞助:
湖南为民酒业有限公司
湖南松桂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策 划:田应明
执行策划:岳跃强 谭必文 石秋云
文字统筹:周名猛
摄 影:肖 颖
视频摄制:谢 杰
视频编辑:龚琳翔 龙俊玉
视觉设计:廖浩龙 麻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