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式公布了本次影展获奖名单,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角、最佳新人等现场颁奖。 团结报见习记者 黄新媛 摄
团结报见习记者 黄新媛
1
“一部电影,改变了一座城镇,这是一个奇迹。”在第二届湖南民族电影展中,著名导演谢飞多次感慨电影带给芙蓉镇的巨大变化。
11月26日至11月27日,第二届湖南民族电影展在永顺县芙蓉镇举办,国内知名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电影业内人士因电影齐聚“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共享民族电影的盛宴。
自2023年首届湖南民族电影展在邵阳市隆回县举办以来,湖南民族电影展已成为传播民族文化、推广湖湘地标的重要文化品牌。本届影展来到湘西电影的发祥地芙蓉镇,通过民族电影创作高峰对话、“湘西之夜”电影人交流会等多样化的主题活动,推动各民族文化的深度交融和文明互鉴,展现了光影艺术的无限魅力。
为推动“电影+文旅”业态创新融合,开幕式上,湘西州副州长高湘文倾情推介了三条“跟着电影去旅游”的精品线路,分别以“穿越时空,触摸‘古’韵湘西”“纵情山水,邂逅‘侠’韵”“宿进风情,慢享‘诗’韵”为主题,围绕知名影视作品的拍摄地、取景地和故事发生地展开,涵盖了凤凰古城、芙蓉镇、乾州古城、里耶古城、惹巴拉、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等湘西著名景点。在这些线路的游览过程中,游客既能欣赏到镜头中的壮丽风景,也能感受湘西的神秘与人文魅力。
2
11月26日上午,芙蓉镇电影院二楼的影厅内座无虚席,苗月导演的电影《十八洞村》正在放映。观影的除了游客、特意赶来的本地居民,还有苗月。放映结束,这部拍摄于2017年的电影,又再次收获了现场观众的认可和掌声。
“7年了,我一直想回湘西,重看《十八洞村》,重温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人与土地的深情依旧让人感动。”苗月说,“回过头看,我不觉得它是我拍的电影故事,而是一段让我看到了人生意义的经历,对我来说永远都是一种感动与激励,因此每每回想,都激动万分,唯有感谢。”
《十八洞村》电影结尾时,故事主角杨英俊说:“人活一辈子都要走,只有土地不会走。”在湘西这片土地上,人与土地的故事还在上演,在民族电影的叙事中,感人至深的故事生生不息。
本届湖南民族电影展汇聚了百余部优秀民族电影,影展面向全国征集了200余部民族电影,举办了58场民族电影公益献映,最终28部影片参与展映,20部入围评选。
民族电影人用镜头书写了文化交融的动人篇章,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多元文化的光影盛宴。闭幕式上公布了本届影展获奖名单,展映影片《江米儿》《白桔》《幸福核桃》等荣获展映表彰,《小马鞭》《天宝》《黑帐篷》等影片摘得优秀影片荣誉,《雪豹和她的朋友们》获评委会特别表彰,《阿莫阿依》演员耍惹阿佳获最佳新人,《仲肯》导演邢潇荣膺最佳导演,《带彩球的帐篷》编剧石舒清、田原获得最佳编剧,顿珠次仁和杨秀措分别凭借《天宝》《黑帐篷》斩获最佳男女主角,蒲巴甲、颜丹晨等作为特邀嘉宾为获表彰影片颁发荣誉。
3
湘西,孕育了无数光影经典,在中国影史上地位非凡,《芙蓉镇》《那山那人那狗》《边城》等经典电影在此取景拍摄,塑造了湘西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
1986年,导演谢飞根据沈从文的作品改编的《湘女萧萧》上映,湘西的美丽风光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展现给全中国、展现给全世界。此次重返湘西,谢飞说:“湘西的文化和山水永远有光彩,希望有更多表现湘西的电影诞生。”
1986年,由谢晋导演,刘晓庆、姜文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永顺县王村拍摄,酉水河畔的“王者之村”由此扬名天下,随着电影的火爆而改名为芙蓉镇。
电影《芙蓉镇》与芙蓉镇的相互成就,书写了一段佳话,以影促旅、造福一方的故事依旧在上演,湘西正成为更多电影的取景地、拍摄地。
2025年将迎来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本届影展在芙蓉镇呈现了一场民族文化的盛宴,一次民族电影人的高峰对话,一次电影艺术与湘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向赋能”,更是一曲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讴歌民族团结奋进的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