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李诗刚丨烈士墓与古堡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常永禄烈士墓。 李诗刚 摄

岩门古堡寨兴建于明末,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姚雁 摄

李诗刚

他,从东北黑土地走来,跟随四野百万雄师跨越万水千山,解放了大半个中国,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他,牺牲于距家乡万里之遥的湘西泸溪,长眠在达岚岩门古堡寨;他的精神和事迹,激励、感召着一代又一代达岚儿女砥砺前行、奋发图强……

他就是常永禄。常永禄烈士,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139师416团的一名侦察班长。原松江省(现黑龙江省)依兰县永发区人。1949年底,47军139师416团一部进驻泸溪县达岚镇岩门古堡寨,围剿盘踞在泸溪达岚、石榴坪、兴隆场一带的国民党暂编第九师徐汉章匪部。

湘西地瘠民贫、山高林密,在这里,常永禄等东北籍战士面临的环境异常艰苦。他们翻山越岭,夜以继日,风餐露宿,一周半数喝稀饭,没油没盐,赤足行军更是司空见惯。为发动群众,在达岚期间,解放军指战员分成若干小组,走村串寨粉刷标语、宣传解放军政策,向老乡打听当地情况,发动青年人加入民兵组织,在村寨山顶制高点挖战壕,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几个月努力,摧枯拉朽般,就把周边的大股土匪剿得干干净净。

据当年亲眼见过烈士本人的达岚老人介绍,常永禄是1949年的农历冬月,随解放军先头部队来达岚打前站的,住在古堡寨一处老窨子屋里。他是侦察班长,虽个头仅一米六多,但生得短小精悍,身体结实。他很会做群众工作,一有空闲,就帮助附近群众生产劳作、挑水扫地。他告诉大家,自己所在的解放军139师,就是贺龙当年从湘西带走的红军队伍,现在回来帮助群众消灭土匪。当地群众起初对他们还提心吊胆的,不知道这伙腰插手榴弹、肩扛长枪、操着浓重东北口音的军人是什么来头。时间一长,随着了解加深,解放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待人和气,还老帮着干活儿,这让大家对解放军的好感倍增,内心对其从害怕转向信任。

1950年夏,在一次清剿残匪的战斗中,常永禄冲锋在前,不幸被流弹击中负伤,经简单包扎后,他被临时转运至岩门古堡寨驻地疗伤休养。尽管伤病缠身,古堡寨的群众经常见他半躺在竹椅上,与乡亲们拉家常,向他们宣讲解放军的群众纪律;向在此关押整训的土匪及家属宣传解放军的宽大政策;给张黑改等看押民兵手把手讲解步枪使用和射击要领;他甚至还努力学习起达岚当地方言,以便更好地与大家沟通交流……

但噩耗还是不期而至。因时值盛夏,天气异常炎热、潮湿,来自东北的常永禄严重水土不服。加之缺医少药,本地土郎中的草药,已无法阻止日益加重的伤口感染。七月的一天,饱受伤痛折磨的常永禄高烧久久不退,病情迅速恶化,情况十分危急。当地群众迅速砍伐竹木做成简易担架一副,几个青壮民兵将其抬往三十里开外的浦市镇,欲设法转水路前往辰溪县139师或沅陵47军军部所在地部队医院抢救。山路崎岖难行,加之烈日炎炎,至浦市的半路上,常永禄已经快不行了。虚弱的他,自知大限将至,用尽最后的气力,对护送的民兵们表达谢意,请求他们不要再为自己大费周折了。他说,自己没结过婚,没有后代,了无牵挂,死后也不想给大家添麻烦,请原路抬回古堡寨简单埋葬……

“20来岁的后生哥呀,太年轻,太造孽了。”常永禄牺牲后,古堡寨群众强忍悲痛,为其擦拭干净身体,换上一身新军装。古堡寨康氏家族素以仁孝闻名,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听闻常永禄牺牲,棺木还没着落,当即命人抬出为自己预备的一副上好棺木,收殓烈士遗体。古堡寨人民遵从烈士意愿,将他就近安葬在古堡寨附近。出殡那天,淳朴善良的达岚人民偕老扶幼自发相送。

常永禄烈士墓地背靠一座长满松柏的小山丘,面朝一大片开阔的田野,一棵大柏树像卫兵守护在侧,为墓地遮风雨、避晴热。当地岩匠雕刻了一块红砂岩质地的墓碑。

据古堡寨人后来讲,捐献棺木的老人是当年岩门古堡寨康氏家族数一数二的富裕大户。那口棺木又大又沉,是用上好的楠木精心制作而成,漆得油光水亮,外面包裹一面上好的红绸布。而那捐出棺木的老者,百年之后,以一副薄木棺材下葬,就葬在烈士墓旁的斜坡边,距烈士墓仅二十步距离,永远陪伴烈士左右。

“湘西的匪患问题基本解决了。”1951年的1月13日的《人民日报》刊发了讲述湘西剿匪胜利的报道。据统计,湘西剿匪之战,有1000多名战士与常永禄一样埋骨青山,牺牲在剿匪斗争胜利的前夜。

值得一提的是,在常永禄等47军将士英勇无畏事迹的激励、感召下,达岚人民纷纷建立基层农会、民兵组织,协助解放军开展清匪、反霸、缉枪运动。达岚一大批热血男儿踊跃参军,补充进47军139师等部队。他们当中,就有不少在古堡寨接受教育改造后脱胎换骨的“土匪”,在随后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展示出惊人的战斗力,成为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但李云基、李泽患、李泽生、李成仁、张永保、谭志钦、邓铁生、毛志乾、杨广万、李泽维、刘景岚等绝大部分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鲜活面孔、年轻生命,则永远长眠在朝鲜那片土地上。

七十余载光阴飘过,达岚人民用勤劳与智慧建设家园,用奋斗和汗水改变命运。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变宽了,乡村整洁了,环境变美了,群众脱贫了,产业兴旺了,旅游画卷正徐徐展开。当年抬着常永禄去往浦市的那条崎岖古驿道,早已被一条宽阔笔直的柏油二级公路所取代。如今的岩门古堡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堡寨所在的岩门村入列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青山绿水间,静谧祥和。三三两两的游客穿梭在古朴的巷弄,聆听红色故事,感受历史古韵……

烈士墓旁,当年的柏木已长成参天大树。善良、感恩的达岚人民从未忘记长眠于此的烈士。一代又一代古堡寨人自发守护着烈士墓,各家各户每逢春节祭祖、清明扫墓,都不忘前来烈士墓前,撒一盅酒,寄托对烈士的哀思……

前些年,泸溪县城对面的城南烈士陵园竣工,县里欲将常永禄烈士墓迁出古堡寨,于烈士陵园集中安放,但古堡寨群众死活不答应,常永禄烈士墓早已融入古堡寨的精神血脉。在达岚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争取下,上级遵从了达岚人民的意愿,常永禄烈士墓被修葺一新,立上了崭新的青石墓碑,墓地四周垒砌得更为坚固。更令人欣喜的是,达岚人民在离墓地不远处的田野上、山坡间,种植了大片大片金灿灿的葵花、红彤彤的高粱,微风轻拂下,一幅和谐自在、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画卷。

2024年7月11日,在烈士墓背后不远处,一座古色古香的泸溪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暨达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大楼落成并对外开放。基地通过整合常永禄烈士墓、岩门古堡寨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农旅研学实践场所等资源,开设红色讲堂,布置红色泸溪系列文化教育展馆,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作者:李诗刚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