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筠
一
村境内最高山峰如牛角状,冠名牛角山,山坡产好茶,所以这个行政村名被唤作“牛角山村”。全村包括上毛坪、下毛坪、小毛坪、排口、排口桥、榔木坳、牛角山、岩寨8个自然寨,村民户籍363户1398人,父系姓氏以龙姓为主,另有石、隆等姓氏。村域民俗风气浓厚,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牛角山村四周青山环抱,溪涧纵深,春夏云蒸霞蔚、雾多而湿润,秋冬天高水清、温暖少有严寒,长四时长青树木,绽开八节不败之花,风光旖旎,属于四季分明的江南丘陵气候。流经村域的翁草河和牛角山河,在村境内汇合后,成为古阳河的三级支流毛坪河。村域土质富含磷、硒,矿藏资源丰富,蕴辉绿岩,曾经开采过石煤矿、磷矿。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封山育林,原生林面积大,其中岩寨自然寨地势高,古树林成片,树大林密,保存着一些珍稀植物,栖息多种动物。茶叶是牛角山村传统经济作物,茶叶基地初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于七十年代扩大面积,茶叶质量好、产量高,曾经被评为湘西州名茶:牛角碧峰。
牛角山村属深苗话分布村,民风淳朴,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底蕴深厚。道光十年(1830年),村里首设苗义学,开创古丈坪厅苗族学子课堂学习的先河,至此尊教崇文,弦歌汩汩,学脉流畅。
牛角山村传统民居,均为木质青瓦结构,依山傍水而建,挨田邻地而居,集中连片,颇具风格,现存留最久的一栋民居有230多年了。原来的木房屋檐低、室内小,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生活质量好了之后,新建木屋柱子提高了高度,房屋楼层变高,最大的房屋成五柱八瓜(柱)四排三间,亦有续接马蹄屋,间或附枕头楼,向外扩延成吊脚楼。堂屋开后门,与火床间不装隔壁,左边前面的三分之二铺木板,安火坑,乃为一家人炊饮和待客之处,火床前开三个敞口上下推门窗户,室内显得又宽敞又明亮,火床后面的三分之一装板壁隔作户主卧室。堂屋右边房间铺木板,作为未成家儿子的卧室。未嫁的女儿睡在楼上,上楼的板梯,根据场地的宽窄,放置堂屋后面,或者房屋的两端。岩寨保存的传统民居多,传统建筑样式尤为明显。
村民流行的苗族服装,男衣对胸排扣,衣裤多为青黑色。女衣边胸排扣,青、红、黑、白色为主,衣襟、袖口、裤边,多饰五彩丝线苗绣。老年妇女服饰,青、黑、白为主。银饰在女性和婴幼身上儿多见。
二
枝柳铁路、吉恩高速、张吉怀高铁经过村境,村属自然寨全部开通车路,352国道经过村里的上毛坪、下毛坪、小毛坪、排口、排口桥、榔木坳。2009年冬,时任村支部书记龙献文,看准村境的交通优势和传统苗家文化资源,抓住机遇,招商引资,带领全村进行苗家特色旅游开发,开创古丈县乡村旅游的先例。2010年,注册“夯吾苗寨”,8月5日,夯吾苗寨文化乡村游景点营业,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成为古丈县旅游开发的一个亮点,被评为“全国四星级休闲农业企业”。
在全村人的热心支持和积极配合下,龙献文带领村支部和村委会成员,与招商合作伙伴齐抓共管,经过十多年的摸索,牛角山村成为古丈县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典范。牛角山村茶叶产业链、苗文化乡村旅游两大低碳生态绿色支柱产业如火如荼,茶叶、旅游年产值双双过亿元,实现十项以上村民增收保障措施:村民享受村集体代缴新农合医保,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可领取春节慰问金500元,村里就读全日制的大学生每人每年享受2000元以上助学金……
如今,牛角山村已经有六家村办企业。其中,湘西自治州牛角山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被评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古丈县牛角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湖南省首届十佳茶叶专业合作社”“湖南省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的“黛勾黛丫”商标古丈毛尖,获“2013 中国中部(湖南)博览会农业部产品金奖”。在保护好传统古村落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实行“村支两委+公司+专业合作社+科研院校+基地+农户”运作模式。
牛角山村在基础设施提质完善建设中,兴建了夯吾苗寨博物馆,篝火晚会场,茶园观光配套建设。保护性开发牛角山自然景观,以及岩寨高岩洞坎双瀑,岩寨古树林。2023年,接待组团游客12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过亿元,户均年增收5.5万元,全村人均收入28813元。现在的牛角山村,山清水秀、天蓝地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文风情相互交融,让人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