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慕
一张餐桌上尝遍五湖四海的美味。
2024年中国村厨村艺大晒的晒场上,人人皆能一饱口福。
从吉首出发,驱车一小时即可抵达晒场——保靖县酉溪生态公园广场。沿路矗立的擎天路灯杆上挂着火红的中国结,流苏下延展出红、绿结合的两面长型画幅,衬托出此次“村厨村艺大晒”的主题。冬日暖阳下,川流不息的人群、成群结队靠边停泊的车辆,无不热情地提示着人们:亲爱的贵宾,您已进入美食大晒场!
晒场附近,逶迤的柏油公路两侧是密密麻麻、头尾相接的长龙状汽车。晒场正对面,沿羊肠栈道走“之”字形而上,是当地老百姓日常休闲娱乐的湿地公园。整齐青绿的灌木和精巧秀美的亭角依稀可见,孩子间的追逐打闹声,大人们的欢笑声、唠嗑声,离得越近越清晰真切。无需亲自登顶眺望,脑子里便自动浮现出一副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画面。
穿过圆拱门,便到了中国村厨大晒的主场。若只是站在门口便想能一览全貌,定会令人大失所望。撇开曲折分区的设计不谈,仅是门庭若市的观众就会让这想法化为泡影。欲观各路美食,还真得身临其境去探一探、挤一挤、凑一凑。
整个主晒场面积不大,但胜在内容丰富、设计精巧。当你犹豫不决不知从何迈步时,一阵势如破竹的喧天锣鼓声会将你瞬间拉入“厨神亮相”的舞台。隔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墙,只听见嘈杂的广播里不断介绍着各路厨神,现场人声鼎沸、一片欢腾,尖叫声、鼓掌声四起,色彩鲜亮的番旗四处游动。此时若想一睹厨神真容,还得拖张板凳踩上去,扶着楼阁的大圆木柱站立。表演中,头戴栩栩如生、金光闪闪的狮头、虎头的“演员”,灵巧地翻滚、腾空、上蹿、下跳,精彩纷呈的表演会让你质疑自己是否置身于厨艺大晒现场。这些在大众印象中身穿白衣、头戴白帽、系着黑围裙的掌勺者,此刻却身着样式各异、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大秀技艺,挥舞着花花绿绿的参赛队旗,一次又一次点燃了现场气氛。
接下来,刚刚在入场式上掷下豪言壮语的兄弟姐妹们终于到了一展身手的时刻。观众们不遗余力地挤前排、垫脚尖、拉脖子,看食物炸得脆不脆、切得细不细,厨师手脚是否麻利、刀工是否精细。不一会儿各式菜肴的香气冒出来了,观众们也垂涎三尺了。
随着一道道佳肴出锅,无论是香嫩爽口的新疆肉串,还是内蒙古劲道的汤汁羊肉,都能让你大饱口福。考虑到了排队的情况,活动举办方特意在肉铺旁安排了苗族特色歌舞队,队员们身着靛蓝色的精美苗服,佩戴亮闪闪的苗银头饰、首饰、挂件,紧挨着站成一个弧形,敲击着高脚鼓为中间的主角舞蹈伴奏。她们多半是湘西本地热爱表演的妇女,而并非专业的歌舞者,可恰恰是这种非专业,让她们无需刻意管理面部表情。她们喜笑颜开、精神气十足,正是湘西人热情好客最鲜活的证明。
厨房一条街背后的大舞台此时略显冷清。据报道,活动启动日当天,这里曾有一场声势浩大的表演颁奖会。活动组委会为参赛的海南、甘肃、江西等地的8支参赛队颁发了奖项,而后开展的文艺汇演分为《水火千年》《烟火人间》《灯火万家》三个独特篇章,有精彩的马头琴演奏《万马奔腾》、土家族民俗表演《喜宴狂欢》、歌曲演奏《一生有你》等,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可惜我到晒场的时候已是活动的第三天,实地演出未能看到,巨型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启动日当天的精彩盛况集锦,对面的观众席上依旧是人山人海。他们大多是当地的老百姓,大家伙儿嗑着瓜子、织着毛衣,跟在自个儿家里看电视一样乐呵。
要说我最喜欢的,还得是晒场后的集市。一条街,两道边摆满了摊铺,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美食小吃大集合: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色彩缤纷的云朵棉花糖,椒香多汁的烤肠,入口即化的米豆腐,软糯香甜的蒿菜粑,酸辣爽口的拌粉,甜甜酸酸的水果糖葫芦……除了即食小吃,还有具有保靖特色的古法酱油,湘西特制的木姜子辣椒油、腌菜等,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村厨”将传统文化、民俗风情、自然山水,生动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当代人们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旅游方式。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也让周边村寨的发展潜力被唤醒激活,迸发出无穷无尽的活力和魅力。中国村厨村艺大晒,晒出的不仅仅是四面八方的美味佳肴,也晒出了老百姓不断提升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希望有更多这样好的活动涌现,把人与人连接,让自然回归、情感回归、生活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