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永耀
从彭武长的散文里可以了解湘西乡村往事、风俗,是老百姓一日三餐、早出晚归的寻常,蒸腾着地气和烟火气。
彭武长的文章大多是描述湘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场景,是他自己的往事,也是老百姓的往事,例如《守牛》《喂猪》《告牛》《苕洞》《打油》《守山》《碾米》《舂米》等文章。这些农事或农业生产设施对于老一辈的湘西人来说都很熟悉,而我们八零后只赶上守牛、喂猪,对告牛、苕洞、打油、守山、碾米、舂米等。对于2000年后出生的湘西农村孩子,可能对这些事物已然不甚了解。彭武长在他的文章里把这些事写得很细,他自己是主角,他的亲人是主角,他的乡民是主角,熟悉的人读了觉得和自己当年身处的场景一模一样,不熟悉的人读了有如身临其境,细腻的文字生动记录了乡亲们以前的生活日常,形象展现了以前湘西农村的生活面貌,就像读一本湘西老百姓的历史书,乡气乡情扑面而来。
在他的文章里还写了很多湘西特有的趣事、乐事,例如《扯枞菌》《赶肉》《套斑鸡》等文章。一方山水养育一方儿女,在湘西大山里,刻在湘西人民血脉里的采集和狩猎基因,经常能够得到痛快地释放。在《扯枞菌》篇里,从字里行间能读出在山野密林采摘的那种快乐,能体会到苦苦搜寻一朵一朵又一朵装满筐的那种满足,能想象到把枞菌用以炒肉、炖鸡的那种鲜美。在读《赶肉》篇的时候,为他们一进山就有所获而激动,又为现在不能再体验那种乐趣而遗憾。一说到打猎的乐趣,我那八十岁的爷爷拄着拐杖口齿不清地能说上几个晚上,忆当年青春少艾,他一个人带着一条忠诚通人性的大黄狗,追过兔、撵过猪、打过虎,去追寻它们,甚至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
他的文章还写了很多湘西老百姓的难事、苦事,例如《背水》《放排》《起屋》等。在生产力低下的那个年代,湘西地区物资匮乏,衣食住行,样样艰难,有些地方连基本的生活用水都难以保障。在读《背水》篇时,深感过去农村生活的艰辛,又无限敬佩以前老百姓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放排》篇里,可以了解到放排不仅仅是一件苦事,更是一件危险的事,拿着命在两山夹一线的洪水里弄潮,每一个滩、每一个悬崖,都可能致命。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湘西人在涨洪水的时候去放排,在钦佩湘西人敢拼敢闯、生死无畏的勇猛和血性时,又能体会到一种生存的艰辛和残酷,生命的抗争和不屈,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在《起屋》篇里,可以看见在那个年代,盖房子是一件多么艰辛的事情。平屋场、备木料、烧瓦片,每一项都要下苦力、流汗水,一辈子能盖一栋房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他的文章,文风朴实、叙事细腻、情感真挚,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肺,不知不觉就被感动了。读《罩鱼》一文,读到冬天为生病的父亲罩鱼时,让人不禁泪眼婆娑、暗涌难止,有朱自清《背影》之叹,又有“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憾;读《守牛》一文,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牧童时光,守着一头大黄牛,春天进山、夏天下水,掏鸟窝、摸鱼蟹,有过很多的欢乐,也常为黄牛吃秧惹祸挨骂,对它恨之入骨,后来为了筹措学费不得已要卖掉它,又不由得泪水涟涟。
彭武长的文章写就的是湘西民俗旧事,展现的是他不忘根、不忘本的赤子之心。从他的文章里可以了解到,他和很多湘西老百姓一样,小时候守过牛、告过牛、喂过猪、背过水、碾过米,干过很多农活,吃过很多生活的苦头。在《背水》篇里,他为村民背水做饭,迅速拉近乡亲们的距离;在成为副县级领导以后,回到农村老家仍然拎着水桶去背水;在《我眼中的袁隆平》一文中,追忆袁隆平院士对其本人的影响和关心时,侧面体现了一些他工作上的事,例如杂交水稻的推广及“古丈毛尖”的推介等等,这些都是他不忘初心、一心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具体事例。
读彭武长的文章,就像冬天的时候,围坐在火塘边,听老爷爷摆龙门阵,既引人入胜,又扣人心弦,更回味无穷。比起文章,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在越过千帆后归来,依然情怀如故、文字纯真,期待着他能把所写的文章集结成册,早日出书,届时我的床头将又多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