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廖琳丨才离靛房,情涌心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廖琳

从长沙市芙蓉区到龙山县靛房镇,汽车车程将近五百公里,对我而言,是名副其实的“千里之外”。

第一次来到靛房镇,是在2019的5月份。一位朋友要去龙山给在此地扶贫的父亲过生日,另一位读博的朋友则正投身于龙山县的“精准扶贫”之中,在他们的建议下,坐惯了办公室的我,也心有所动,于是挑了最近的周末,一行人驱车六七个小时,终于在一个傍晚先抵达了龙山县的苗儿滩镇。

要说那次远行,也真是“狼狈不堪”。先是在高速途中遇上了暴雨,雨刷器开到了最大,眼前仍是“薄雾冥冥”,在朋友母亲的担忧下,我们安全穿越雨区;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又接到工作消息,需要马上起草材料,真是“急急如律令”。朋友父亲精心准备的接风洗尘盛宴,只好草草收了尾,我便借了镇政府的办公室,在他们的电脑上就地码起字来。

那次龙山之行,范围主要集中在苗儿滩镇。朋友父亲的工作队住在群山之中、高山之巅,而镇里的村寨,散落在各处山间。汽车依偎在山旁,一边是高耸云霄的山峰,一边是深度莫测的悬崖,汽车一会儿疾驰而下,一会儿盘旋而上,惊得我们时不时地出一身冷汗。

车窗外,远方的山腰,或是山头,偶尔可以看到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斑驳的木墙、屋前的菜地、行走的家禽,在云雾和流翠中若隐若现。有时也可以看到一两个人,背着背篓,彳亍在山间小路上。那背篓里,要么放的是镰刀等农具,要么装的是食物等生活用品,也可以看到坐在里面的小娃娃。这时,宋祖英老师的那首《小背篓》便有了具象化的呈现。

当时,心头突然闪现一个念头,土家人民的背篓里,装的三样很有代表性:镰刀等农具是用来获取生活所需物资的,食物等生活物资是用来维持生计的,孩子则是用来延续生命的,“刀—食物—孩子”在背篓里形成了一个闭环,生命、文化和文明便有了传承和发展。

那次,我们也到了靛房镇,去看望那位同龄朋友挥洒青春和汗水的“战场”。她给我们介绍,这里的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餐,这对我的触动很大,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的时候,当时家里穷,只能吃得起两餐,上午十点左右吃一餐,下午四五点吃一餐,晚上早早地上床休息,不然会饿得受不了。现在,虽然日子好起来了,但靛房的老百姓还是保留着以前只吃两餐的习惯。

汽车路过一爿爿庄稼地,朋友自豪地指着介绍说,这是羊肚菌基地,那是迷迭香基地,远处又是蓝莓基地……此时她的脸上,洋溢的是幸福的笑容,完全没有出发前的愁容——因为来这之前,她尚未找男朋友,听说要在千里之外待两三年,朋友们都为之着急担心,这一担心估计也传染了她。

当时,我们几个朋友在茶楼小聚,大家恭维我文章写得好,要我给她讲几句送行的良言吉语,我一时语塞,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心头却冒出了高适送别朋友董大的一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果不其然,没多久,“卖蘑菇的女博士”的名号很快就在龙山大地传遍了,连班车司机都知道了她的故事,不收她的车费。

周末两天,除去回来路程,真正在龙山、在靛房的时间屈指可数,很多地方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龙山、靛房却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在了我的心间。

今年11月初,我作为长沙市芙蓉区委党校2024年复合型优秀年轻干部实训营的带班负责人,第二次踏上千里之外的靛房镇,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开启了为期四天三晚的“三进三同”教育活动。

靛房人民对我们的到来非常重视,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

靛房吸引我和学员的有三张名片:一是文化名片,靛房是土家族发源地之一,土家族占全镇人口的95%,被喻为“中国土家族文化的原始森林”;二是产业名片,传统农业发展来势很好;三是绿色名片,负氧离子浓度非常高。

乡村振兴工作队和镇里将学习行程安排得很有意义,我们先是去了高山之上的永明村,目的地是一家小型的土家传统腊味制品厂——龙山县靛房召二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时间虽然很短,但发展来势很好。他们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实行种养、加工和销售一条龙,年产腊制品七八万斤,销售额三百余万元,有效带动本地村民发家致富。致富带头人的创业精神深深感染了全体学员。

最吸引我和学员的要数土家文化。芙蓉文化广场上,摆手堂前,几位身着民族服装的乡亲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乡村振兴工作队和镇里为我们请到了咚咚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严三秀、三棒鼓州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李有为、土家木叶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彭茂森、打溜子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彭英忠、摆手舞非遗项目老师彭水英等5位老师。

据老师们介绍,打溜子、摆手舞、毛古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舍巴日、咚咚喹、挖土锣鼓歌、哭嫁歌、梯玛歌五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靛房镇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名、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8名,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若干,是目前全国土家族语言、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民风民俗保持最完整的地方,被誉为“中国南方原生态文化的活化石”。

老师们一边介绍非遗项目,一边给学员们演示,学员们换上土家服饰,体验当地特色文化,虚心地向非遗传承人学习传统技艺,老师们热情地给学员们讲解,现场气氛热烈,在文化桥梁的连接下,芙蓉区和靛房镇两地的深情厚谊悄然间又一次得到升华。

而最让我和学员们难忘的,却是一群小孩子。汽车翻越崇山峻岭,在青山叠翠中颠簸起伏,经过一道又一道急弯陡坡,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靛房镇坡脚完全小学。

早在来靛房之前,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吴彩练校长给我们发了一份资助学生的名单,里面总共31个学生,从他们的情况看,都是家庭不幸的孩子,有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有父母离异的、有父亲逝世的……当时,我们还以为这31名学生是从全校筛选出来的,没想到到了实地一看,才发现整个学校也只有31名学生。我的鼻子一酸,泪花在眼眶打转,我们的学员也有当场落泪。

这次,我们的青训营学员发动辖区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共募集爱心物资及助学金近一万元,青训营学员也从班费里列支了一笔助学金,钱物虽然不多,但也代表了我们的一片心意。当我们看到小朋友收到礼品时那开心的笑容,十分欣慰自己小小的善举。

在学校,我们简单地举行了一个捐赠仪式,仪式结束后,学员们和学生们在操场玩起了游戏,我们一起跳摆手舞、玩丢手绢、跳绳的游戏,其乐融融,大家的欢歌笑语响彻在校园上空……我想,这样开心的场景能抚慰他们的心灵。由于行程紧凑,离别的时候到了,快乐总是短暂的,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都依依不舍,我们上了车,车出了校门,孩子们的身影彻底消失了,我们的心却久久难以平复。

接下来几天的学习行程中,学员们在靛房大地上从事农事劳作,开展了乡村振兴献计献策座谈会,感受到了靛房人民奔赴现代化的强烈渴望;也参观了长沙对口帮扶龙山30周年成果展,领悟到了龙山人民踔厉奋发的进取精神。然而始终让我们难以忘怀的,却是那三十一双清澈的眼睛,希望在他们身上。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背篓里的刀具,斩断了一根又一根捆住发展的绳索,砍出了一条又一条生活之路。我想,我们不用在乎大地给了我们什么,而是要在乎,我们能给大地回馈什么。希望,永远都在。

作者:廖琳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