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匠心里的乡愁记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削木料

刨木料

锯木料

凿口子

打竹钉

蒸椅子脚

安装坐板

组装

晾晒

图\文 龙恩泽

记忆中,小时候,村里经常见到满寨子吆喝“补锅咯——”“补锅咯——”的补锅匠,更有趣的是劁猪匠,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远远听到吹牛(羊)角声响,人们便知道劁猪匠来了。湘西的传统手艺多,大多都带有一个“匠”字。椅子匠,就是其中的一个。

花垣县边城镇通州村,椅子匠算是多的一个村。全村5个自然寨10个村民小组289户1208人,其中就有百余人会做椅子,但大多数年纪大了,年轻的,不少都外出打工。最近两年,在该县教体局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的鼓励下,一些老椅子匠积极发挥个人手艺,有的义务为村民制作椅子,还接一些订单,主要是别人送来木料让他们加工,收取加工费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出力。

目前,村民黄显贵、黄显二、黄文军,在坚守椅子匠的行当的同时,还分别带了徒弟,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黄显贵年纪最大,据他介绍,他们村的椅子匠,大多十六七岁开始学习做木椅子。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经常出村到省外,走村串户帮助人们加工木椅。每年春耕播种后就出去,秋收才回村,有时到过年才回家。

黄显二讲解传统木椅的制作工序,大致可以分为八步:首先要选好料,一般用生的枞树比较好加工;接着是破料,把木料锯成段,然后用斧头破成所需的木块,便于下一步削(砍)料;削料就是把破好的木料做成木椅各个部分的最初样子;接下来,就是刨、划线、凿眼孔,再刨一次;然后就是凿口子,再整平;将已做好的木椅脚蒸上一小时左右,才有柔性,便于好组装;再后来,安装坐板,椅子脚,大小靠;最后,整平校准,打上竹钉子,一把木椅子基本完成。一般农家,不急用新木椅,还要放到屋楼上晾干或烟火熏干再用。

湘西的传统木椅制作,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精神和文化的传承,承载着多少人的乡愁记忆。

作者:龙恩泽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