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  > 精选
东风留不住 乡梦永不休——石磊镜头下的黄永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十八年前那个酷热的夏天,当黄永玉先生在这个博物馆的二楼大厅铺开第一张宣纸时,徜徉在现今吉首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大多还是襁褓中的孩子,自然无从知晓当时已是82岁高龄的先生曾对吉首大学负责人的戏言:“你们建多高的房子,我就画多大的画”。更不会知道那年6月23日至7月2日,每天上午八点始,先生即精神矍铄地挥毫泼墨,现今馆藏的《采芰荷以为裳》《子非鱼》《秦时明月》等煌煌大作相继问世…… 开馆的当天,一代人的记忆,被铭刻在了这个夏日,它是有声的、多彩的、梦幻的。

2006年10月1日,黄永玉出席吉首大学“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开馆仪式,面对这令人永生难忘的情景,他动情地说:“这只是我离开故乡在外浪荡了一辈子,羞涩行囊里的一点点对家乡的奉献而已。”

偌大的场地上,铺开的画纸大到常人难以想象。先生像一名勇士,脚踏其上,他眼里发出的光芒,可以灼烧出万千的气象,孤勇者的旋律为他奏响!

沈从文说 ,黄永玉的作品中,有“强持、自信、有意的阻隔和永远的天真”,“风格很独特,变化也多”。在先生身边待久了,自然似乎也能品咂出他的创作往往流露出一种对传统若即若离的态度,透溢着一种对清规戒律的不屑。团聚在他周围的这些朋友们,肯定也会有所顿悟,比如纯粹、真诚……

望着巨幅的半成品,观者有如面对着惊涛骇浪的大海,叹为观止。黄永玉先生掷笔喟叹:“我这辈子不可能再画这么大的画了!”

先生如虔诚的教徒,聚精会神地匍匐在地。偶尔传来几下画笔轻磕颜料盘的声音,天地仿佛一下子空寂了…… 他说过:“画画的人,永远是个孤独的行者。”

“美,很易消逝,艺术的使命是挽留。”如今,先生已羽化成仙,而他创造的美已根植于这座艺术博物馆中,春风化雨般地润浸着每一个走进博物馆的后来人。

文/田应明 图/石 磊

作者:田应明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