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旅
土家转角楼的美学呈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土家人民在转角楼前祭祀先祖 向民航 摄

穿着“毛古斯舞”服装的小表演者们 向民航 摄

寓意“福在眼前”“多子多福”的纹样

转角楼就这样诗意地栖居着

文/图 姚彧 姚元森

湘西土家族地区有这样一句俗语:“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转角楼”,可见,土家转角楼建造之难度、技艺之精湛。土家特色传统民居转角楼,即转角木楼,土家语称“叶罗勒”,因与正屋一端成直角而形成转角的楼而得名,有走马转角楼和跑马转角楼之分。转角木楼是集建筑、绘画、雕刻为一体的鲜活的建筑艺术,其美学呈现的力量与魅力可视可感。

空灵之美

绘画讲究知黑守白,书法力求出现飞白,写诗作词追求性灵之美。总之,都有一个“空”的内涵,但这空,并非空无,也非空虚,而是空旷,是飘逸,是空灵。张宣题元代倪云林画《溪亭山色图》云:“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小小空亭,其实不空。读赵嘏的《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样给人以空灵神远之感。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用明月、青天、宫阙、朱阁、绮户在天地间构筑了一个博大的空灵之所在。土家转角楼,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空灵的美感。无论是驻足观望或是从远处眺望,那一栋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转角木楼,或临溪谷,或立斜坡,像是腾空而起的一条条飞龙,又像是跳荡的音符,无不给人以灵气荡漾之感。正是其空旷与阔邈,给转角木楼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活力;正是其空灵与唯美,世世代代的土家人才诗意地栖居在转角木楼上,并代代延续。

古朴之美

转角木楼的朴素而古老的风格,无处不在,无论是选屋场、砍梁木,还是做画梁、开梁口,亦或是立屋架,都带有古朴的遗风。比方说,选屋场,先得看“龙脉”,也就是风水家所说的“随山川行走的气脉”。古代“风水木”首推“地理五诀”,即龙、穴、砂、水、向。故选屋场,最好有山、水、土、石、树,按先人的说法,山是龙的身,水是龙的血,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树是龙的皮。当然,也讲究房屋的朝向,一般而言,是坐北朝南。屋场选定后,就是砍梁木。砍梁木前,木匠师傅会带上祭品,到伐木的林间去祭祀山神。尔后,先砍一根能做中柱的大树,砍伐时,东方砍得深,使树能倒向东方,以求太阳神赐予的吉利。等砍伐好柱、枋所需木料后,就是挑选中梁之树了。中梁之树,就树种而言,宜选寓意深长的椿木和梓木;就树冠而言,最好选多枝多桠、有双杈的树,意为“多子多孙”。除了这些讲究外,选中梁之树,仍保存着“偷梁”的古朴遗风。偷梁习俗的发展,最初可追溯到鲁班的徒弟在西眉山偷砍那根紫金木做梁,给新屋的主人带来的好运,后来演变成俗。每逢土家人修新屋,看中哪家可做梁木的树后,都去偷砍,并系上红绸,一路不停地搬运回家。所有木料都备齐后,就是发墨、起造、安柱础、排扇、立屋等繁忙的建造了。最后就是上梁的仪式和行踩门礼。就拿上梁来说,除了固定的仪式,还有美好祝愿的唱词:

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共享;上三步,稳当当,三元高中状元郎,武是魁昌首丞相;上四步,放声唱,四季发财财源广,条条财路都通畅;上五步,心花放,五谷丰登粮满仓,风调雨顺永安康;上六步,眼明亮,六畜发得旺又旺,满栏满圈满坪场;上七步,抬头望,七星朗朗照华堂,主家代代出栋梁;上八步,全昂扬,八仙过海本领强,东酬西应面面光;上九步,心怀广,九转功成名声响,久长久远大吉昌;上十步,捧大梁,十全十美新华堂,万年永固幸福长。

上梯歌,每上一步唱一句,句句都是美好的祝福。最有趣的是,上梁后的抛梁粑歌:

我把梁粑抛四方,哪个接到哪个尝。

老者接到添福寿,少者接到身康强。

媳妇接得生贵子,闺女接得凤配凰。

……

从上梁歌的“太极图”和代表宇宙的“乾坤”“日月”中,我们不难读出土家转角木楼与天地、宇宙浑然一体的古风。

智慧之美

从土家特色民居转角木楼的营造技艺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土家人的智慧与魅力。这智慧源自建筑的智慧、绘画的智慧和雕刻的智慧。这建筑的智慧,莫过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穿斗结构的营造。其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多样,“钥匙头”“撮箕口”和“四合水”等最为常见。转角木楼中无论是穿枋串联柱子形成排扇,或是斗枋连接排扇形成屋架,无一不展现穿斗结构的营造神技。这绘画的智慧,源于土家族丹青妙手的传世画作。加工梁上的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和转角木楼走廊外木质栏杆上的各种花鸟图案,以及窗花图案等等都离不开绘画。走进转角木楼,每一个图案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雕刻的智慧,也令人叫绝!窗户上的“万字格”“喜字格”和十二生肖如是,屋脊上中脊花、鳌头的造型如是,龛子廊下、板凳挑下的吊瓜柱如是……

流动之美

一首灵动鲜活的诗歌,往往具有飘逸舒展、流动自如的风格。如果说从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中感受到的是明月和清泉的动态之美的话,那么,从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中感受到的显然是庐山的静态之美。然而,在土家特色民居转角楼上感受到的风景,除了动态之美和静态之美外,竟然呈现的是流动的画面。从转角木楼的入口、转角处和出口去观风景,入口视野可及处还是环抱的群山,转角处见到的已是诗意的田园,出口目击到的则变成了错落有致的村庄。从转角木楼的入口、转角处和出口去听风景,入口刚刚闻到的是雄鸡的鸣叫,转角处却听到哇声一片,出口的远方则仿佛传来了牛羊的“哞哞”“咩咩”的歌唱……这转角木楼上的风景,不仅一年四季多变,就连每天不同时辰也在变化。这小小的转角木楼,真可谓能收春夏秋冬之风景,纳阴晴圆缺之烂漫。暮春,登上转角木楼,感受到的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生机与惬意。秋天的月夜,我们分明感受到的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欣慰与悠然。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诚然,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以为,土家转角楼的美学呈现不仅是空灵之美、古朴之美、智慧之美、流动之美的简单认知和土家人日常生活的诗意折射,也是对特色民居之美的深刻理解与精神表达,更是对中国建筑深邃文化艺术的尊重与赞美。

作者:姚彧 姚元森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