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为《二十四时舞》意向点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吴刚

1

本来,在我的计划中,要写一篇文章来讲讲《二十四时舞》的舞姿,我还把这个题目放在《点赞》系列文章的压轴部分,以强调我的重视。

然而我最终决定不写这个题目,因为,我感觉要想写好,现有的知识储备不够。

我对《二十四时舞》舞蹈舞姿的认知,大差不差停留在门外汉看热闹的层次——我只是觉得很多舞段很好看,但却不懂得为何会好看,也不知道我以为的好看,是来自新鲜感还是差异性,或者来自蒙对了还是理解错了。

是的,任何专业都有门槛,特别是艺术类的专业,门槛甚高,不懂就是不懂,装也装不踏实。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之前对《二十四时舞》的系列评价,主要是从传播角度或者文化角度出发的,而非常见的专业性评价。

可是我为何会被《二十四时舞》的舞姿打动了呢?难道不懂也可以被打动么?

应该,或者,可能,总有一个原因在规定了什么。

也许,是剧目总体营造的某种意向,感染了我,让我好感强烈吧。

2

第一个get到我的意向,是舞剧营造的神性气息。

这让我想起了沈从文。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世界是一个人性散发神性光辉的世界。比如说《边城》,一整部小说里面,竟然没有坏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剧情冲突,竟都是命运无常、因缘际会的结果——这像极了希腊神话中的黄金时代或者白银时代,凡人身上,神性的光彩熠熠。

《二十四时舞》中,也没有坏人。每一个角色,都是善良而真诚的,只有欣喜、顺应、感恩,没有阴谋、压迫、反抗,却偏偏还能演绎出生死契阔,且演绎得痛彻心扉。

这恰恰契合了我对湘西苗族民族性的认知,这也恰恰是湘西苗族在社会心理上仍一定程度地坚守于远古先贤时代的重要表征之一。

这至少说明,无论是沈从文还是《二十四时舞》的编创团队,都敏感地捕捉到湘西世界的神性气息——我一直隐隐感知却从未兑为语言的灵魂故土气息。

正如导演李世博所说,“我们想要展示的,不仅仅是苗族的,也是人类共通的精神世界。”

3

第二个get到我的意向,是舞剧中强调的生命意义。

诚然,《二十四时舞》表层表达的,是对“时间”的思考,包括了时间的形态、时间的属性、时间的伟力,乃至时间的温度和色彩。但正是这种对时间本质的猜测和对时间规律的因循,勾勒出另一个伟大意向的轮廓——生命的底层意义。

事实上,沉沦于现代生活方式中的芸芸众生,已经太久没有观照生命本来的样子了,你我皆然。一个很无奈也很无解的例子是:古代书生从湘西去京城赶考,需要用脚走半年,沿路览胜会友,运气好(差)的说不定还能碰到个聂小倩杜十娘啥的,这旅途花费的几个月时间,也谈不上浪费生命;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去一趟京城,最快3个小时以内就到达了,按说比古代节约出好几个月的时间,理应由我们自己随意支配,但真相是,我们节约出来的几乎全部时间,被用于继续“搬砖”——这辈子,因为科技发达,我们比古人更累了。

这就引出了一段灵魂拷问:如果古代是对的,我们发展科技干什么;如果现代是对的,我们发展科技干什么?

《二十四时舞》中,生命就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平静流逝,更替传承波澜不惊,惟见烟火袅袅,但有温情脉脉。

而我,无比贪慕这种脉脉。

4

第三个get到我的意向,是舞剧中对于人欲的尊重。

虽然我不懂舞蹈,但我即便浅薄也想说,《二十四时舞》中的舞蹈,真是性感极了。

例如苗鼓舞段,女人轻盈翻飞,而男人则厚重如山,任由女人在他们身上和身边飞来飞去,阴阳相济姿态协合,怎一个稳字了得。

例如春播舞段,少女舞者肢体婀娜,左臂斜夹小箕,右手播撒谷种,挥手纷扬间,春山着绿,春水荡漾,盈盈着劳动中的美少女的身段信仰和颜值正义。

例如接龙舞段,赤膊少年阳刚野性,二头肌狰狞鼓胀,腱子肉汗渍晶晶,充满了力的张扬和气的嚣盛,谷物如雨,而福亦如雨。

例如月女舞段,仙气氤氲中,盛装银饰发出的叮叮铃铃,是月光少女奇怪步伐的神秘节奏;这步伐之奇,抬脚挺胸,落脚回臀,恐怕邯郸赵人看到了,都要自愧不如。

性感是最纯粹最极致的人欲,是超越了雅俗大别、正邪鸿沟的根性人欲。于是,在《二十四时舞》中,因丰收欢喜而身亡,因无人钟情而忧伤,皆发于情,也燥于情,最后止于情,保留了作为一任基因载体的独特信息。

只有对人欲尊重,才有对人性的尊重,进而才有对生命的尊重。

从来没有什么高级的快乐,因为快乐是高级本身。

5

《二十四时舞》中,肯定不止以上的意向get到携带苗族“祖传式敏感”的我,还有剧目中传递的时尚性意向、写意式意向、通俗化意向,都点在了我的痛痒点上。

所以,我必须为《二十四时舞》的意向,点赞!

作者:吴刚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