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是中国春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作为中国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年俗如何借力,顺势出彩又出圈,在助力湘西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同时,为湘西文旅发展做出贡献?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吉首大学民俗学教授田茂军。
记者:请您说说中国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大意义?
田茂军:中国春节可以说是当前中国最普及最隆重最具全民性的节日,能够进入联合国人类非遗名录,可喜可贺。其意义,很多专家学者都总结了,我完全赞成。在我看来,它还将以诸多积极因素带来一系列的正向连锁效应,概括言之,主要有三点:一是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可以增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实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亲、可信、可爱的中国新形象持续给力;三是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与舞台,提升和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记者:请您谈谈中国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感受?
田茂军:目前,中国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共有44项,居世界第一。这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的文化传统是相对应的。在此之前进入名录的诸多项目中,比如昆曲、古琴、京剧等,算是比较专业化甚至比较小众的项目。我就纳闷,中国春节,怎么就没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呢?后来才知道申报中面临种种困难和争议,好在终于成功了。当然,成功之后,还有许多理论上的问题值得思考,在保护和传承中国春节的实践方面还需要继续探索。比如,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我们的春节,世界的非遗,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记者:在您看来,湘西年俗有哪些特色?
田茂军: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湘西年俗与外地年俗在“大同”中有“小异”,小异处极具特色。因历史上土兵在年关赶赴战场,所以土家族过年提早一天,故又称“过赶年”。苗族从冬至开始,就进入过年的节日时间了,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与文化融合中,湘西州内的各民族都十分重视年节。和北方“过春节”不同,湘西都是“过年”。进入腊月,就要杀年猪、打粑粑、吃刨汤肉、置办年货。吃年夜饭前先祭祖,摆上饭菜,让祖先先吃,再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的土家族和苗族村寨,先要敬土地神,祈求土地神保佑风调雨顺,家人平安。有的土家村寨,主人过年的时候,还要给住宅前后的果树过年。主人在果树树干上砍一个小缺口, 另一人则扮成“树大哥”,和主人对话。主人说:树大哥,树大哥,今年果子结得多不多?树大哥答:多!然后,主人就往树干缺口里夹一片腊肉,放少许米饭。这些过年习俗传承至今。湘西年俗是中国春节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出少数民族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折射出农耕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记者:湘西年俗如何与湘西文旅融合,以促进湘西文化、经济、社会发展?
田茂军:湘西年俗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内容,可以进行必要的策划、整合和开发、利用。从时段上来看,每年冬至到大年三十这一段时间,可以围绕湘西苗年进行营销推广。在杀年猪、吃刨汤肉之外,可以将苗族民歌、苗族鼓舞、苗族服饰、传统医药等非遗资源进行整合与打造,也可举办各类年货节,进行村厨大赛、特色美食评选。大年三十之后,围绕正月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百狮会、迎春春会、钢火烧龙、民歌民舞、体育运动大赛等活动,融合传统节会和现代竞技赛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湘西过大年,体验土家族、苗族的过年习俗和风情。在融合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文旅部门与相关企业联合做好年节文化的整体规划与文旅融合实施方案;二是围绕少数民族年节文化做特色文章,要推陈出新、守正创新;三是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广为传播,打造品牌,形成文旅新业态。“保靖村厨大晒”是成功出圈的案例,完全可以结合湘西年俗打造成一张湘西文旅新名片。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石健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