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龙文玉
年味是什么?是电话那头熟悉的关切,是游子归心似箭的步履,是微信群里的浓情祝福,是戮屏抢包的表情递达,更是厨房里升腾的烟火气息。
1月30日,大年初二。湘西高新区仁安·御香山居民小区一套百余平方米的住宅里,20多个久违而又熟悉的面孔,持一表情,相聚道安。
室外健身区,年幼者或打球、游戏;室内,年长者或诉说、帮衬。主人一直忙碌到晌午,厨房里那一阵阵锅碗瓢盆交响曲织成的音符才休止。
热气腾腾的菜品端上来了,满满一桌熟悉的味道!众人挤在一厅一室,津津乐道。饭桌不够,用茶几代;板凳不够,或站或相互挨着坐;忘备杯子,以碗当之。席间,长幼互敬,推杯把盏,气氛融洽;相互聊新年打算,聊学业家业,聊经营门道,聊久违的挂念。聊到深处,有人眼噙泪水,轻声啜泣,似情感的河水瞬间倾泻……
围着是桌非桌,诉说古今之事。年味,在有限的空间里升腾弥漫,直至夜晚小区的路灯亮起。
这是已故爷爷奶奶两个人的情牵,这是一家现实三代人的团聚。策划这次活动的是房主四儿媳吴老师。她教学有方,持家有道,乐善好施,待人真诚,退休不褪色,现在广州一所学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其夫外出数年间,她扛起了一切家事,历经沧桑,却总是乐观地看待人生。当他们看到这几年村人、寨事、环境的变化时,百感交织。想着自己已近花甲之年,遂策划并实施了这次团聚活动,得到了兄弟、侄儿侄女们的一致支持。问及是否觉得辛苦,她欣然以对:“只要一家人其乐融融,就没感到辛苦。”
这是一家四兄弟(健在3人)自成家立业后的首次大家庭团聚,这是一种江水洗不掉的血缘至亲。村里有人替这一大家子算了下:父母亲为4兄弟分别建了4栋屋,4兄弟又生发出同宗9姊妹,其中6个已成家育幼,在外地、本埠各有谋生之业。姊妹中有1个、孙辈中现有2个硕士研究生。两个妹妹已落户江苏、贵州,育有子女……
这次团聚活动,7个姓氏,3个民族,跨3省之人,共同分享着年味。
生活是充满阳光的,也难免有磕磕绊绊,亲情是冰释前嫌的纽带。大家表示要和衷共济,共同守护亲情。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重视家庭建设,就要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发挥好家庭的社会功能和文明作用。藉此,以一家之圆窥之:每个人要以己之力,去呵护家庭之和、家庭之好。
升腾的年味儿,定会再升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