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跃强
编者按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竞发,生机勃勃,正是干事的好时节。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需要每一个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即日起,本报推出《“干”在春天》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不想做事,不少人有这样的心态。他们要么选择“躺平”,要么选择“摆烂”,要么变得“佛系”,要么变成“演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情关己,不慢不急。
之所以不想做事,责怪现实较多,追问自己太少。毋庸讳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哪有不劳而获,哪有唾手可得?努力的人,总会被看见。
这种心态,问题严重。哀莫大于心死。于个人而言,伤心比伤身更可怕。于单位而言,三个和尚没水喝。于国家而言,好不容易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如果人人再“躺”下去,恐怕又要“昏睡百年”了。
为了民族复兴伟业,为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还真不能“躺”下去。
春天来了,花儿都知道开,草儿都知道长,树儿都知道发芽,人儿为什么不知道干活?!“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诸葛亮在春天里胸怀天下,蓄势待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忧乐观,激励了无数人奋斗不息。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古今中外,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人,哪一件事,不是靠“干”成功的?!躺平是躺平者的墓志铭,追梦是追梦者的通行证。摆烂不是本事,佛系不是能耐。与其摆烂,不如灿烂。与其佛系,不如努力。
春天的旋律已经响起,哪怕戴着镣铐,我们也要跳舞。不光要跳,而且要跳好。不光要跳慢三慢四,而且要跳快三快四,甚至伦巴或者探戈。
带着春天的梦想,我们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