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新春走基层丨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肖庆宾

2月5日清晨,吉首市峒河花岸花卉苗木基地仍笼罩在一层薄雾中,一座亮着橘黄色灯光的大棚格外显眼。棚内,36岁的张瑞正在俯身查看三角梅根系,衣袖、裤腿和鞋面,泥印新染。

父母经营种植绿植花卉20余年,张瑞从小在泥巴堆里长大,却对这份事业避之不及,“脏、累、苦,收入还低”。彼时,在外打工且有着一份不错收入的他,更钟情“大金链子小金表,烧烤喝酒不嫌少”的生活,朋友圈满是吃喝玩乐的记录。

2020年前后,其父母因身体原因不得不退居二线。看着日渐凋零的花卉和锐减的家庭收入,张瑞毅然与过去的声色犬马告别,朝着合格的“园艺二代”转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吃在基地,睡在大棚,从辨认绿植花卉开始,手机相册逐渐被施肥配比表、病虫害图谱填满,朋友圈的他不是在下地,就是在送货,自拍也愈发黢黑精干。

2024年2月3日,这个日子至今让张瑞耿耿于怀。头一天晚上,他看到雪下起来了,便开车赶往大棚。因为大棚是由钢材和塑料薄膜搭建的,一旦积雪过多,就需要划开薄膜,转移绿植,避免大棚垮塌。考虑到当时只是雨夹雪,他决定次日再处理积雪问题。然而这个决定让他付出了沉重代价——次日赶到时,薄膜上已经积满了厚厚一层雪。张瑞急忙指挥工人们用木棍顶住刀片,划破薄膜,盼着积雪能从破口处滑落,以免压垮大棚。但已经来不及了,“短短几分钟,我听到钢管扭曲变形的声响,大棚垮掉的一瞬间,还仿佛听见了心碎的声音。”张瑞说,这次教训让他深刻体会到创业的不易,更促使他加倍学习弥补自身不足。

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努力下,张瑞的事业渐入佳境。去年初,他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注册了吉首市瑞景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并通过微信、抖音、展销会、创业大赛等渠道平台,宣传推广自己的品牌。网络效应助力下,他不仅在本地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还逐渐打开了销往全国各地的渠道,年收入突破40万元。“以前,我可能更喜欢人家喊我‘老板’,因为有面子。”张瑞说,如今他最喜欢当个“老表”,“因为奋斗者才真正让人尊重。”

夜幕降临,张瑞仍在花丛中忙碌。浇水、施肥、记录生长数据,手头一刻没闲过。“观花植物需要高磷肥,观叶植物需要高氮肥,多肉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而绿萝等植物则适合半阴环境……”在他的悉心呵护下,棚内1万多株花草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经过这些年的磨砺,他终于懂得:人生和种花一样,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绽放。

作者:肖庆宾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