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让孩子远离“网梗黑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黄谆

当前,网络亚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年轻人的生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股潮流正日益低龄化。

“YYDS”“你个老6”“尊嘟假嘟”……在部分湘西州青少年的日常对话中,此类网络热梗、黑话层出不穷,即便大人们对其含义一头雾水,孩子们却已习以为常。

这些看似“加密”又新奇的词汇,实则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构成了潜在威胁。当孩子们习惯于用“我真的栓Q”来表达无奈,用“U1S1”来替代“有一说一(拼音缩写)”,用“厚礼蟹”来代指“惊讶”,语言的美感与深度正在悄然流失。这不仅破坏了语言生态,更可能加剧“文字失语”现象,使孩子们在表达上陷入困境。而“绿茶”“谢特”“烧杯”等一些“网梗黑话”背后,还包裹着低俗、暴力、歧视等不良元素,这些内容在潜移默化中都会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

让孩子远离“网梗黑话”,需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多读书、多思考,拓宽孩子的知识视野,提高思维深度,让他们有能力辨别“网梗黑话”的真伪与善恶,从而避免被其表面的幽默和调侃所迷惑。同时,加强对“网梗黑话”的监管和过滤也至关重要,各方要携手确保孩子们能够接触到健康、积极的网络内容,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阳光的网络环境。

中国的语言与文字,蕴藏着精妙绝伦的结构、和谐悦耳的音韵以及深远悠长的意境,闪耀着独特的东方智慧之光,构筑起我们深厚的文化自信。希望每位孩子都能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石,以高雅的语言为航帆,在阳光普照的网络世界里茁壮地成长。

作者:黄谆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