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吴宜芝 张衡 实习生 李冰心
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凤凰县廖家桥镇林寨村年味依旧,春意初显。
猕猴桃基地边,湖南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邓柏君早早开工,为今年猕猴桃扦插收集有机肥。
廖家桥水果种植历史悠久,邓柏君父亲就是地道果农。1982年出生的他受父亲影响,自小便热爱农业,8岁时就学会了嫁接。
循着这份热爱,他考入了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被聘请到省农业厅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中心(今长沙百果园农庄)工作。
2012年冬,凤凰椪柑滞销。“伯父投入8000元种椪柑,一年收入才6000元。”回乡过年的邓柏君见此情形,万分痛心。
城市里几块、十几块钱一斤的水果数不胜数,家乡两三毛钱一斤的椪柑却销路堪忧。自己是农民的孩子,又是搞农业研究的,何不把技术带回家,联合乡亲们一起干?
回家“种地”的想法很快遭到亲人反对。岳父劝他,种地,家都养不起,要回家,那就和自己的女儿离婚。
妻子张秀霞深知丈夫的志向与梦想,她放弃了高薪工作陪他返乡,拿出积蓄,支持他创业。
2015年,夫妻俩在千工坪镇成立民瑞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他们承包了380余亩土地作为桃李品种培育基地。
2021年,凤凰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难以攻关,产业得不到深入发展。邓柏君在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湖南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领果农探索猕猴桃栽培新技术、新模式。
“水果有市场利润周期,我们要在当前品种利润降低前,引入新品种给乡亲们替换,让他们始终有钱赚。”邓柏君说。
这些年来,夫妻俩几乎“泡”在基地里,进行良种引进、筛选、改良、繁育,示范推广适合本地区生长环境和畅销的新品种,再通过果农与合作社分散种植。
此外,公司还送技术、包收购、找销路,解决果农“不会种”“卖不出”的烦忧。
如今,公司已创建100亩苗木繁育基地、300亩桃李示范园、500亩热恋橙示范基地和千亩猕猴桃标准化高效种植基地。为凤凰县12个村及周边县市提供优质苗木300余万株,栽种面积3万多亩,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上千人。
让乡亲们从“会种地”转为“慧种地”,早在邓柏君心里盖了戳,认了证。
为此,他将心血倾注在家乡的土地上,带领公司打造了猕猴桃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农产品溯源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取得了猕猴桃立体栽培与节水旱稻套种高产栽培新模式等多份科研成果。
十年磨一剑,创业有苦甜。“我们将见证科研成果惠及更多百姓。”邓柏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