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市
东风浩荡万里春——泸溪高新区以营商“软环境”赋能发展“硬实力”工作纪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孙云合 通讯员 印显宇

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也是年后上班的第二天,从省城长沙传来好消息: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评2024年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表现优秀园区。这是省人民政府对泸溪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所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泸溪高新区以“软环境”赋能发展“硬实力”的生动实践。

2024年,泸溪高新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全力打好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守信践诺的诚信环境的“组合拳”,以营商环境大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强化顶层设计,竞争“软实力”不断提升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为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持久仗,泸溪高新区切实抓好顶层设计,找准“主心骨”,实行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亲自抓,分管领导专抓,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保障。同时,结合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组建了4名专职、3名兼职的工作专班,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参与、专班专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以“五好园区建设”为园区营商政务环境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逐一对照明确任务,同步抓实诚信园区体系建设,既要夯实线上平台数据,又要减少、杜绝线下园区及企业涉法涉诉事件。同时,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五好园区”创建专班牵头抓总,借势借力,下好先手棋,建立“周例会、月调度、年考核”工作机制,推进常态化管理。

为实现优中选优“亮指标”的目的,泸溪高新区高度重视日常工作任务清单填报质量,以“五好园区建设”为考纲,找准每项任务的考核指标要求和侧重点,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收集整合各职能部门好的经验做法、好的数据成果,体现优质指标。

夯实基础保障,法治环境持续优化

2024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泸溪县委、县政府积极帮助园区企业湖南众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省的某集团公司开展专利纠纷维权,并取得成功。该成功典型案例得到省知识产权局、省优化办交流推介,并被《湖南日报》予以专题报道。这也是该县全力维护园区企业合法权益的一个缩影。

为夯实法治建设的基层基础,泸溪高新区大力开展“面对面、点对点”法治体检和送法进企活动,努力打造多元化、专业化的普法项目,助力企业查找法律漏洞和安全风险,促进企业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同时,编制发放惠企便民法律服务资源指南,线上同步向企业推送电子版本,不断丰富更低成本、更大范围惠企便民法律服务手段。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泸溪高新区政法服务中心作用,及时高效化解涉企纠纷,协同法院、公司、人社、市场监管等成员单位形成合力,共同化解买卖、借贷、劳动、知识产权等方面矛盾纠纷,从不同维度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晰有效维权路径。

力求精细服务,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过去一年,泸溪高新区比前一年同期办件量提升了20%,跨部门综合业务平均办理时限提升了2-3天,群众好评率提升至99%。为企业累计办理退税4800万元,帮助企业争取金融支持资金超过8200万元。这也是泸溪高新区持续推进精细服务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

把服务企业工作做精做细做实,让企业家省心安心舒心,一直都是园区管理者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为此,泸溪高新区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从创优办事体验小切口入手,在该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园区综合服务窗口,将“一窗办一事”变为“一窗办多事”,将多部门、多件事线上线下“融合办”“一次办”,真正实现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窗口高效服务模式。

对管理者来说,帮助园区企业纾困解难责无旁贷。为将好的营商环境触角延伸到园区的经营主体,泸溪高新区建立了监测点监测员机制,要求监测员每月至少走访企业一次,重点围绕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工作措施,带动企业爬坡过坎、加快发展。同时,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干部联企行动,持续加大助企纾困政策宣传力度,用好、用足各级政策,把各项惠企政策落到了实处。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分类施策,建立台账,领导不定期调度研究,先后解决园区企业各类问题85个,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

在此基础上,结合“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梳理制定《政策汇编》,积极组织企业谋划储备“两重”“两新”超长期国债项目,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全年累计争取铝基新材料小微特色产业链奖补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建设项目资金等,谋划“两重”“两新”储备项目39个,实现了政策与落地的零距离。

作者:孙云合 印显宇编辑:胡迎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