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彭蕾
24年前,一位16岁的温州少年被湘西的山水风景和人文风情吸引,放弃了故乡优渥的生活留在了大山深处。24年后,一位广受赞誉的爱心企业家出现在第七届湘西州道德模范颁奖舞台上。多年来,他用善良无私的精神参与公益事业,用春风化雨的大爱滋养着受助者的心田,将一片热忱奉献给他所热爱的土地和他所热爱的人。
凭着温州人“走遍千山万水,讲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精神,2006年,年仅22岁的卓建银便创办了古丈县卓良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对社会的深情厚谊。
29岁那年,卓建银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召,转型成立了富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古丈县红石林镇建有1400余亩生态有机茶园,通过合作经营模式,带动6个村实现脱贫致富,帮助5000多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也让更多的乡村孩子有了父母的陪伴。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卓建银深切感受到了大山深处教育的不易,爱心的种子也逐渐生根发芽。一个偶然的机会,卓建银从朋友口中得知了家住红石林镇的向文静姐弟生活困难,便决定帮助他们。
“这3个孩子因为车祸失去了父亲,母亲也在车祸中重伤,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家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劳动能力,身体还不好。这个时候,如果我不帮忙,这3个孩子就太可惜了。”2019年的冬天,卓建银第一次踏上了去向文静家的路途。连续3年,每年15000元的资助金,让向文静姐弟3人在学习和生活上少了后顾之忧。
像向家三姐弟这样受到卓建银资助的孩子还有很多。孩子们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都不忘给他寄上一份复印件。在卓建银看来,这是对他最大的回报。
2020年起,卓建银资助学校开设芙蓉班,并每年捐出20万元,用于卓良教学质量奖的设置。同时面向全县贫困生,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为他们提供生活和学习物资。
做一次公益不难,难的是十年如一日地坚持。2014年至今,卓建银始终坚持用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号召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事业,在捐资助学、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扶危帮困等方面及时伸出援手。
多年来,卓建银参与捐赠的现金和物资共有300余万元。一笔笔款项、一件件物资、一幕幕感人瞬间,彰显出一位湘西民营企业家的情怀和热血。他的故事,是新时代背景下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完美结合的生动写照。
“2000年,我来到湘西读书、工作、生活,这里的人们帮助了我很多。其实,社会中的每个人往往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得到他人的帮助,这是一种因果循环……”面对记者的镜头,卓建银有些腼腆。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他将这份荣誉视作一种责任,将继续在爱心之路上探索、实践,努力成为更多人心中的那一抹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