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杨继东 实习生 赵若蕃
立春不久,湘西大地寒意仍浓。2月14日,记者跟随驻村第一书记向冰的脚步,走进吉首市乾州街道西门口村,实地聆听一个个暖人的驻村故事。
今年56岁的向冰是吉首市交警大队一名资深民警,自2022年驻村以来,带领工作队扎根山村,用实干与热情为村民解难题、谋发展,让这个以蔬菜产业闻名的城郊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破题产业困局
驻村之前,作为秉公执法的“老交警”,向冰与许多村民“不打不相识”。“一个交警,能不能做好村里的工作?”面对质疑,向冰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回答。
马铃薯是西门口村的一项支柱产业。 但2022年的一场大旱,影响了马铃薯种植。年底,向冰与工作队积极争取市政府政策支持,通过发放优质薯种、化肥和农药等举措进行“冬补”,并采取“保价收购”模式,确保马铃薯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2元以上。“那年虽大旱,但收入不降,全村2000亩的马铃薯支柱产业保持稳定。”村民们记忆犹新。
如今,西门口村不仅扩种马铃薯,还进行白菜、橄榄球菜等轮作 ,蔬菜产业链愈发完善。2024年5月,村里迎来数十万斤马铃薯丰收,亟待市场销售。向冰和村两委一班人,及时联系了十来名主播开展“田间直播”,仅用10余天时间便销售一空,化解了马铃薯销售难题。“直播那阵子,向书记天天忙到夜里十点,还在帮我们装车发货!”村民们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暖心帮扶到户
今年 68岁的吴大妈早年因家庭变故封闭自我,就连村干部都难进她的家门。2022年驻村伊始,向冰就上门找她谈心,尽管吃了一次又一次的“闭门羮”,仍不放弃。当年底,向冰为她垫付了80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落实低保政策,让这个特殊的家庭重燃希望。“有了政府的帮扶,我家生活有了盼头,这都多亏了向书记!”老人拉着向冰的手久久不放。
这样的暖心故事并非个例。村民吴胜文患有心梗,妻子残疾,母亲也长期患病在家,靠着种土豆、打零工维持一家生活。向冰在了解到情况后,一方面落实联系干部为其定期送药,另一方面送上种植扶持政策,还帮助办理三轮车驾驶证,支持其跑运输。单身汉余老三想发展鸡鸭养殖创业,但苦无启动资金,向冰从自己的工资中挤出1000元帮他买来200多只鸡鸭苗。当年余老三养殖的优质生态鸡鸭就热销周边市场,生活状况得到大幅改善。过端午节时,他特意给工作队送来两只鸡鸭:“没有向书记帮忙,我哪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一桩桩村民的“小事”被向冰记在心头,做成一件件驻村帮扶的实事。
筑梦沃野田间
新春的西门口村,不仅洋溢着团圆喜庆,更涌动着建设发展的热潮。目前,村里200亩“小改大”高标准农田项目已进入建设施工倒计时。
这一项目通过平整土地、完善灌溉、施肥等农业生产设施,可使马铃薯等蔬菜的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虽说土地“小块连片、产权不变”,但毕竟界限打破,村民们难免担心。
2024年项目一确定,向冰带领村组干部就启动前期工作,对项目涉及的50多家农户一一上门走访,宣讲政策,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消除心中的顾虑。年前,市国土规划部门已经完成了项目的画图设计,向冰说:“村民同意率超过95%,办好土地确权手续,等土豆丰收后就动工!”
站在田坎上,向冰望着远方春意盎然的山峦和炊烟袅袅的村寨,信心满怀。这位“老交警”与西门口村的故事,正随着春天的脚步,翻开新的篇章。